与此同时,社会公众也积极支持无烟环境建设,据首都文明办统计,目前全北京市有9000名公共文明引导员,持续在2300个公交地铁站台开展控烟宣传活动。1.5万名控烟志愿者深入重点场所开展控烟宣传、指导,总服务工时达到105万小时。通过“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号曝光台,先后有1500余个单位登上控烟被投诉排行榜,经整改多数现已退出黑名单。
重执法
整改与处罚同行4年罚款个人近万名
记者了解到,4年间,北京市成人吸烟率由2014年的23.4%下降为22.3%,吸烟人群减少20万;二手烟暴露率从35.7%下降到20%,下降了15.7个百分点,减少了280万二手烟暴露者。
然而,仍有一些场所为吸烟高发区。数据显示,4年来,北京市12320热线共受理控烟相关服务66213件,其中投诉举报50126件。写字楼、餐厅、娱乐场所位居投诉举报前三位,分别占投诉总量的40.3%、24.5%、9.8%。
2015年6月1日-2018年底,市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共监督检查各类控烟场所37万户次,责令整改不合格单位20991家,行政处罚(罚款)2103家单位,单位罚款599.39万元;处罚违法吸烟个人9666人,罚款50.6万元。2018年处罚的单位数比2017年同期上升了14.4%;处罚的个人数上升了7.1%;处罚金额同比增长了28%。
市卫生监督所党委副书记王本进在会上透露,下一步将加强控烟执法力度,有望从目前的“先整改,后处罚”转变成“整改与处罚同时进行”。
促解决
戒烟门诊从市区向郊区辐射增至14家
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吸烟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主要原因是吸食了烟草中的尼古丁,一种高度成隐性的剧毒物质,成瘾性仅次于海洛因。
“中重度吸烟者必须在医生的帮助下才能戒烟成功,靠个人戒烟的成功率只有5%~7%。”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曾晓芃在会上建议,市民应提高戒烟门诊的认知度,中重度烟民应到戒烟门诊进行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