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4.29”首都网络安全日是在2014年举办的,那一年开始,国家和行业对网络安全的重视逐渐加强,国家宣布了网络空间主权并成立了网络空间一级学科,开始对网络安全立法,对公民隐私进行保护,对网络犯罪进行监控和打击。为净化网络空间,依法惩治网络犯罪,公安机关联合安全机构展开净网行动,同网络违法犯罪作斗争。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成为网络世界的守护者,永信至诚AR Force技术团队连续多年为国家和各省市公安机关提供高能效网络犯罪情报采集和侦察服务,助力公安机关快速侦破网络犯罪案件700余件。我们在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同时也在保护着它。
新华网: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网络安全人才?网络安全竞赛对人才培养有什么积极的作用?
蔡晶晶:急需建立规模化和实用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新生场景涌现出来,而与之相随的各种全新威胁也同期而至。随着2017年国家正式颁布了《网络安全法》,各大行业的网络运营者对网络安全愈加高度重视,国家战略层面、政策举措层面、行业需求层面对网安人才培养不断加强和渴求,在这种背景下,急需建立规模化和实用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大量的实用型人才。而实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长期的实际训练,网络安全也只有在真实场景中“真刀真枪”地训练,才能淬炼出符合现实需求的优秀人才。
新华网:您认为网络安全与公民个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作为普通网民,如何增强安全意识?
蔡晶晶:网络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网络安全不止是网络安全专家的责任,信息时代赋予了每个人守护网络安全的使命。举个例子,二十年前,会开汽车是一种职业技能,而城市化发展的今天,会开车已经成为了生活技能。随着社会化进程,互联网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渗透到了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信息化全面影响我们的未来生活,网络安全意识就是生活技能,甚至是生存技能。你为自己的隐私负责,为家人孩子,甚至为国家负责,就需要具备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不同角色的人要承担不同的责任。
作为普通网民,需要增强安全意识,例如要知道免费的wifi可能存在安全风险,不同的应用要用不同的密码来加强安全性,手机号如果变更旧号一定要进行解除银行卡的绑定操作等;作为系统开发者,需要有安全开发生命周期管理能力,清楚安全设计是否安全,代码和开源软件是否存在漏洞,从开始信息化建设时就把安全能力同步其中;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安全识别的能力,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规范,建设专业的安全专家队伍;作为运营者和服务者,需要遵守网络安全法律义务,遵循各项安全制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