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巍然耸立(6)

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巍然耸立(6)
2019-04-15 18:48:56 求是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中国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已经创造了伟大成就,但还需要创造新的更加伟大的成就。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的壮丽新史诗,不辜负新时代的期冀。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聚焦时代、观照时代、反映时代,紧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讲好恢弘大气的国家故事、感人肺腑的社会故事、励志进取的个人故事,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些都是新时代的期冀。

做人民的孺子牛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艺创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70多年前,滚滚延河水记录了文艺为人民的历史宣言,见证了一个政党气势磅礴的思想乐章。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为起点,中国文化走出一条不同于以往数千年的新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人民是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丰富源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创作、为人民立言,不只是一个价值立场和取向问题,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只有扎根人民,与人民群众同心同行,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创作之源才能永不干涸,文学艺术和理论之树才能永葆长青。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说过,“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世界上没有抽象存在的文艺,也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起步受惠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其后的每一步发展壮大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研究导向。文艺创作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都必须首先回答好这个总前提,摆正这个“总开关”,作品的优秀与平庸、思想的先进与落后,都取决于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选择。脱离了人民,就必然被人民所“脱离”,创作出来的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作品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也就丧失了生命力。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