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人类历史,把人们隔离开来的往往不是千山万水,不是大海深壑,而是人们相互认知上的隔膜。正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所说,唯有相互交流我们各自的才能,才能共同点燃我们的智慧之灯。
“我们期待架设各国民间交往的桥梁,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习近平主席说。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共绘人类文明繁荣图景,共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业
2018年岁末,北京。华灯初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传递新年祝福:
“我们将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期许,总是在展望新航程时被赋予特殊意义。5年前,习近平主席以文明之笔描绘“命运共同体”的底色:“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从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到椰影婆娑的海南博鳌,从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到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要场合展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满满诚意。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镌刻在5000多年华夏文明基因里的“天下”理念,在新时代展现出协和万邦、勇于担当的世界情怀。
面对人类社会发展“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中国领导人登高望远,端起历史的望远镜,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为人类社会进步点亮思想灯塔——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百川朝海,流行不止;道虽辽远,无不到者。写入联合国决议、写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青岛宣言》、写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19-2021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激荡全球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