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斤大米卖4块多,现在7块多还供不应求。”和龙市光东村淳哲有机大米农场有限公司经理金君高兴地说。
吉林占据黄金水稻带和玉米带的地理优势,长期以来粮食却只能卖初级产品的价格。近年来,吉林全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在一些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示,深入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叫响“吉林大米”等系列品牌。
2015年吉林实施大米品牌建设五年规划,目标锁定打造一个公共品牌、打造一个产业联盟、构建一个网络平台、建立一个完整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一个销售渠道的“五个一工程”。在这一规划牵引下,水稻收购价格逐年提升,带动全省农民增收10亿元以上。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于强表示,吉林将围绕一大批农业优势资源,努力打造“吉字号”品牌集群。
“品质提上来,腰包鼓起来。”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榆树市永生村党总支书记王艳凤说。在永生村,机械化经营比重越来越高,除了玉米,苗木培育等产业的效益也越来越好。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突出抓好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求,吉林市大荒地村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东福米业通过“村企共建”,共同成立农业公司集约经营,每公顷水稻增收2500多元,农户年均收入5万多元,让农民充分享受到现代农业的红利。走进大荒地村,昔日落后的村屯变得村容整洁,家家住进宽敞明亮的新居,一派新农村的新气象。
伴随现代农业发展,一群现代新农人也在成长。受益于“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长春双阳区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华靓通过到农业院校学习,开阔了视野。他引入绿色有机种植理念,带领农民打造的鸭田、蟹田远近闻名。
目前,吉林省产销一体化经营的农民合作组织超过2200个,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在广袤的黑土地上挥洒汗水、收获希望。
擦亮生态优势“名片”
这是吉林省和龙市光东村秋日稻田景色(2017年9月22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坐拥长白山,怀揽大平原,吉林生态资源得天独厚。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曾关切地询问东北虎和长白山的情况。在振兴发展路上,吉林也在努力擦亮生态优势这张名片。
曾几何时,由于森林遭到过度砍伐,虎豹踪迹难觅。
近年来,吉林省开展大规模生态保护工程,东部长白山林区已实施停伐,深入实施“大保护”。权威监测数据显示,目前至少有27只东北虎和42只东北豹长期活动于吉林省区域内;中部加快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保护黑土地;针对西部常年干旱、生态脆弱的特点,启动河湖连通工程,原本贫瘠的土地成为粮食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
保护野生东北虎豹,吉林省不遗余力,甚至让计划修建的高铁为虎豹改道。2017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在长春挂牌成立,东北虎豹的生存繁殖领地不断扩大。
2月的长白山寒冷依旧,基层林长刘长征带领6人巡护组穿行其中,每天巡护行程15到25公里。2018年初,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开始实行林长制,设有三级林长共27名,他们辛勤地守护着这座生态宝库。
山青了,水绿了,得到充分保护的生态资源又转换成了经济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今年春节,吉林黄泥河林业有限公司管辖的老白山雪村游人如织,过去的林场职工依托森林旅游,办起家庭旅馆,煞是红火。
“既保护好资源,又发展起绿色产业,带动职工就业,这是双赢。”黄泥河林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栋说。
在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鹿乡镇,农户使用机械收割青贮玉米(2018年9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宏摄
长春双阳区晟华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华靓(右一)向村民展示线上营销情况(2015年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