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这些重要论述,让贵州全省对如何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落实总书记要求,贵州紧抓富与美这两个关键点,在发展中跳出逻辑怪圈。首先是铁腕治污,乌江沿岸过去有5000多亩水面网箱养鱼,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2015年,贵州出台乌江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全面拆除网箱养鱼。去年贵州又实现乌江沿岸县城和乡镇污水、垃圾处理全覆盖。
现在,贵州境内三大河流总计2万多亩网箱养鱼除了规划保留的6000多亩,其余全部拆除。而对于原来的渔民,政府则引导扶持他们上岸转型。曾经的养鱼大户周登强,上山种了200多亩果树,首次投产就获利十几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贵州2014年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设立生态法庭,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结合生态优势,贵州大力发展旅游、大数据、健康医疗等产业,目前,全省绿色经济的比重已经达到40%。春节假期,贵阳近郊的新堡布依族乡游客数量创新高,旅游收入1700多万元。
贵州是我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落实总书记要求,在脱贫攻坚这个主战场上,贵州也乘势而上,统筹推进。这其中,难度最大的是150万贫困人口的易地搬迁。
位于北盘江河谷的三宝彝族乡,条件恶劣,贫困发生率高达77%,是贵州20个极贫乡镇之一。2016年,贵州启动三宝乡整乡向县城的搬迁工作,现在已经搬迁80%,预计今年6月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