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盘点2018政法机关惠民利民实招(2)

2019-01-13 16:57:54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为根除“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法治政府建设中的梗阻,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要求政府各部门对本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设定的各类证明事项进行全面清理。9月5日,司法部在中国法律服务网上正式开通“群众批评——证明事项清理投诉监督平台”。群众可通过网站和手机客户端提出意见建议。

行简政之道,开利民之门。政法机关正不断疏通“堵点”“痛点”,以更具诚意、更有温度的改革,让人民群众享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司法为民硬仗打出“真成效”

2018年是“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决胜之年。一年来,人民法院勇作为、敢担当、谋为民,巩固深化成果,完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财产“能执尽执”,用“真金白银”兑现承诺。

——啃下一大批“骨头案”,有力震慑失信被执行人,形成总攻决胜强大声势。2018年1月至11月,全国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850.8万件,执结668.2万件,同比分别增长14.7%和27%。

——持续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引入保险机制,拓展资金来源。发放司法救助金6.5亿元,惠及更多生活困难的申请执行人。

——将涉党政机关案件清理情况纳入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评范围,促进党政机关带头履行生效判决,实现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90%实际执结、案款90%执行到位目标。

2018年5月,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修订完善,在执行实际效果、当事人满意度、社会认可度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权重,旨在更好接受社会监督。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民生冷暖。截至2018年10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污染环境类犯罪3559人、破坏资源类犯罪8459人,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诉前程序案件33602件,提起公益诉讼1314件。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