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神秘源自它深厚的历史文脉。自张骞凿通西域后,这片神秘的土地上众多历史名人来来往往。
开创了唐代边塞诗先河的岑参,曾两度出使西域。天宝年间,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位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就有了这首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在封常清担任北庭节度使时,岑参为其幕府判官。而北庭故城就在现今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境内。岑参在这里的几年,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了切身的感受,催生出他笔下的西域景象。“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岑参在诗中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这是岑参另一首著名边塞诗。这首诗句句咏雪,勾勒出天山奇寒。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色彩绚丽,十分动人。
“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可是,从前的罗布泊不是沙漠。在遥远的过去,那里却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罗布泊,‘泊’字左边是三点水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被称为“生命禁区”的罗布泊,历史上曾孕育出著名的楼兰古国,这里当年的热闹繁华,在课本中可以找到踪迹。“昔日塔里木盆地丰富的水系滋润着万顷绿地。当年张骞肩负伟大历史使命西出阳关,当他踏上这片想象中荒凉萧瑟的大地时,却被它的美丽惊呆了。映入张骞眼中的是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从此,张骞率众人开出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天山放牧(油画)司徒乔
新疆风情组画(中国画)黄胄
葡萄沟(课文内页)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