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推动高质量发展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机遇期,能否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全方位发展新格局,是确保中国经济从高速度增长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制度保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地指出,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重大判断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也为确保我国宏观经济稳定向好、实现稳中有进以及应对稳中有变等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抓手和政策方向。
坚持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和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经验。40年来,就是依靠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得到显著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就是依靠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中国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法治化、现代化观念深入人心;也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40年实践发展表明,改革开放是改变当代中国发展命运的关键一招。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需要我们更加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这既是历史发展的重要经验,更是历史对未来的重要启示。
坚持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也是推动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经济要抓住战略机遇期新内涵,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依靠继续推动市场化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以市场化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内生性动力和制度保障。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说到底就是在纠正资源错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供需结构性匹配和高水平的总量平衡。我国当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能过剩,本质上就是资源错配,而错配的关键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条件,从而出现了大量的资源错配和效率损失。要从根本上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改革”上,核心就是真正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体制机制,减少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的环节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