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砺护国之剑,铸为民之盾——灾难面前彰显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精神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题:砺护国之剑,铸为民之盾——灾难面前彰显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精神
新华社记者齐中熙、叶昊鸣、杨洋
摊开中国地图,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山河纵横,风光无限。
幅员辽阔的土地养育了中华民族,复杂多样的地质、气候条件也造成灾害频发。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一次次在各种灾害中顽强抗争、守望相助,一次次在废墟中挺直脊梁,彰显出伟大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精神。
中国力量——大灾大难面前,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走进四川省汶川县,一条条宽敞平坦的道路纵横交错,一幢幢整齐的楼房傲然矗立,一排排羌族特色商店鳞次栉比。谁能想到,10年前,一场里氏8.0级的大地震几乎将这里摧毁。
为了尽快帮助汶川人民恢复家园,党中央提出必须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民生优先”原则,“三年重建完成、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实现全面小康”。
任务紧迫,决心坚定。如今的汶川已脱胎换骨,展露新颜。2018年,汶川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了脱贫摘帽。
苦难辉煌,砥砺前行。有党作“主心骨”,有全国人民做后盾,灾区干部群众内生动力喷发。
“灾后重建的背后,是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体和家庭为代价的苦干付出,是心里只有群众唯独没有自己的真情奉献!”汶川县委书记张通荣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