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浩瀚太空镌刻中国荣光
光明日报记者 张蕾
风举鲲鹏路万里,蓄势扶摇再腾飞。改革开放40年来,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为主导的中国航天事业突破西方发达国家长期技术封锁,秉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精神,铸就了以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三大丰碑,培育了东方红卫星、长征火箭、神舟飞船、东风导弹等一大批知名品牌,建立起一套完整配套的科研生产创新体系,走出一条以技术产品、组织结构、团队人才、体制机制为抓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国力看来,我国之所以在短短40年迅速赶上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几代航天人紧紧围绕自主创新这条主线,探索形成一整套符合国情的组织结构、创新团队和体制机制。
从司令部到一线战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下设8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研究院)、11家专业公司、12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以及若干直属单位。其中,集团总部是企业的灵魂和创新的司令部,负责组织谋划技术创新方向;研究院发挥前线指挥部作用,负责推动航天产品专业化、产业化、标准化、集成化发展;研究所是航天创新的一线作战单元,负责跟踪本专业领域技术前沿方向;制造厂在创新一线战场上冲锋陷阵,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将设计图纸变为现实产品。
研究院对上要细化落实集团总部的创新战略指令,对下要合理调配掌握的人力资源、科研设备、研发资金等创新要素资源,实现由创新概念向现实产品的研制转化。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承担了载人航天工程任务,抓总研制重任,按照迎头赶上国际一流的目标,以技术大跨越思路直接研制国际上的第三代飞船。他们提出的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等被纳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提出的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被纳入《科技创新2030》规划,引领国家航天中长期科技发展的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