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山东,一个多元、立体的传统文化传承体系逐渐形成:立足学术,成立山东省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学术委员会,加强对齐鲁文化研究规划、论证指导;招揽贤士,制定“传统文化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人才队伍;打造品牌,依托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和世界儒学大会等国际性重大活动,创造国际化儒学研究与交流机会;设置平台,建立传统文化研究阐发网络信息平台,集中发布优秀传统文化重大成果;创设奖项,以学术委员会名义设立传统文化研究重大奖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成果进行分类评选表彰。
山东还大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系统普查传统文化资源,以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主线,实施一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完成,孔子博物馆、尼山圣境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同时加快“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规划建设。
如何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
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应当如何共存?变幻莫测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这一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中国答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5年多来,这一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欢迎和认同,并被写入联合国重要文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我国为全世界贡献的解决全球危机和全球挑战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思想和智慧,具有深厚的文化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