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11月18日电题:群众的当家人,边陲的定盘星——记西藏山南玉麦乡党支部书记达娃
新华社记者张宸张宝亢
他是80后,却被五旬老人尊称为“阿爸”;他坚守的地方一年大雪封山期长达五六个月,靠双脚走出大山、巡逻边境在他嘴里“可舒服了”;他在无人区六天五夜风餐露宿不喊苦,却因女儿的一句“爸爸回来过年”热泪盈眶。
西藏山南玉麦乡党支部书记达娃,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当代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
“他又在‘吹’”
“去巡边一点都不累,我们用水壶装上水烧开,就着饼子吃着肉,可舒服了!”达娃边说边比划,一脸享受。
听到这话,一同巡边的人一脸“嫌弃”:“他又在‘吹’!”
虽然“吹”着舒服,但其中的艰辛只有当事人才清楚:玉麦很大,有3600多平方公里,巡边时负重20公斤以上,一走就是五六天,脚指甲翻开是常事;不少陡坡70度以上,上去要借助绑在树上的绳索,下去只能屁股着地一点点前挪;遇到下雨天,只能将塑料布铺在地上就地而眠。
这种路,达娃一走就是7年。乡党支部副书记索朗杰布说:“他走这条路,比回家都多。”
“吹”字当头,背后是面对艰辛的乐观。
2011年,达娃到玉麦担任乡长。送他上任的车还没到山顶,就被厚厚的积雪堵住了前进道路,他只能徒步往乡里走。到了乡里看到连接玉麦村两头的是土路,走一趟下来鞋子裤脚全是泥巴,满眼望去全是牛粪。想到小卖部买点吃的,却被告知:除了打火机,所有东西都卖光了。
当时,玉麦已经大雪封山几个月,家家户户的储备物资都快被消耗光了。“一到大雪封山,玉麦几乎是与世隔绝。”玉麦村党支部书记巴桑次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