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解说词(第九集) 恶竹应须斩万竿(11)

2018-10-17 09:14:14  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慎微”是中国传统士大夫非常重要的修身之道,处世的原则。比如说我们大家都知道包拯包青天。历史上的包拯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清官、好官、大孝子、忠臣。包拯的明志诗,至今我们很多人都能够背出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包拯做官这一辈子其实都是直道而行的。

那么包拯的这种具有魅力的人格是怎样养成的呢?他就是真正做到了慎微,不贪小便宜,从一点一滴严格要求自己。在包拯还没有考中进士的时候,他和一个姓李的同学两个人就在一个庙里边,他老家庐州的一个庙里边复习功课。

这个庙的附近住着一个大财主,这财主就常常看见这两个读书人,从他家门口过。他知道这两个人学习都很好,那么将来一定是会有远大前程的。于是那个财主就很想结交这两位,就常常地要请他们到家里来坐坐,可是这两位同学就常常是婉言谢绝。

到后来有一天,这财主来绝的了,他在家里就备好了一桌酒席,都备好了,然后才派人去请包同学和李同学。那么盛情难却,这时候这个李同学就要洗脸、换衣服准备去了。可是这个时候,包拯就一把拦住了李同学,跟他说不能去,那为什么不能去呢?包拯说,我们两个都是读书人,我们两个早晚是要做官的。那今天这个富人请我们,我们吃了他的请,受了他的好处,如果将来我们回到老家来做官,这个富人犯了什么事,他求到我们头上,那么将来我们就没有办法拉下脸来坚持原则了。这个李同学一听,这道理很对,于是这个李同学也没有去。

后来,包同学和李同学果然就都做了他们家乡庐州的地方官。我们知道古代有避籍制度,就是不能够回原籍去做地方长官。包同学和李同学能够回原籍来做官,这应该是做得很好,得到皇帝信任才能回去的。这两个人回到老家来主政庐州的时候,都干得很不错,他们没有受到人情的干扰。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当年他们两个,吃了财主家的饭,接受了财主家的礼物,有第一顿就有第二顿,那么接下来就会接受更多的好处。等他们将来考中了之后,衣锦还乡、荣任父母官,那这个财主就是他们的大恩人。到那个时候,如果这个财主有什么人情请托的话,那小包、小李就没办法抹得开面子,就没有办法直道而行了。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