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从世界范围看,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由导入期转向拓展期,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逐步孕育发展。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指出:“新一轮产业革命孕育兴起,全球创新活力竞相迸发,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攻关期与世界范围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兴起相叠加。抓住新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就成为新时代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求。
世界范围内新一轮产业革命方兴未艾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为基本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孕育发展。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的10年中,新一轮产业革命步伐加快,由导入期正在转入拓展期。
从技术——经济范式角度分析,新产业革命的技术基础是以信息技术突破应用为主导、大量相互作用的技术组成的高新技术簇群。上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芯片处理技术、数据存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分析计算技术获得巨大突破,以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和大数据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信息产品和信息获取处理方法得到指数级增长,信息技术逐步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了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制造技术创新和扩散,形成了新产业革命的复杂技术系统。
技术范式的革命带来了经济范式的革命。一是信息(数据)开始作为独立投入产出的生产要素,成为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二是促进了资本、劳动力各生产要素发生了质的变化,引起了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各项经济活动、各个经济环节的巨大变革,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新的生产消费方式发展迅速;三是智能制造产业作为新产业革命的先导迅速发展,进一步支持和带动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物流和智能家居等各个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智能化、个性化需求,逐步形成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四是生产组织和社会分工方式更倾向于社会化、网络化、平台化、扁平化,大规模定制生产和个性化定制生产将成为主流制造范式,更加适应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企业组织边界日益模糊,基于平台的共享经济和个体创新创业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新产业革命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一方面表现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成长和壮大,另一方面表现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融合改造和提升。从经济增长理论角度看,由于新产业革命提高了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素质,将有可能极大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为经济增长带来新动能。即使从总需求看,由于新工业革命的发展需要,大数据、云技术、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基础设施的巨大投资需求,也会直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看,由于新产业革命下分工协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柔性生产、共享经济、网络协同和众包合作等分工协作方式日益普及,在保证规模经济源泉的基础上,又极大地拓展了范围经济,挖掘了经济增长的新源泉。可以说,新产业革命塑造的世界经济发展新动能已经初露端倪,未来更是潜力巨大。
我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成效显著
所谓经济发展新动能,是指相对于传统经济增长动能而言,表现为以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以及促进传统产业与新技术融合发展升级为核心目标,推动人类生产方式进步、经济结构变迁、新经济模式对旧经济模式替代的发展驱动力。这个驱动力的本质还是创新驱动,尤其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方向的科技创新。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需要从资金密集型产业主导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主导,传统产业亟需改造升级,新兴产业亟待加速培育。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增长能否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就成为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这些年来,我国在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经济运行表明,我国经济在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同时,总体呈现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凸显、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显著特征。
一是总体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增长作用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环境继续优化,创新投入力度加大,创新产出能力稳步提升,创新成效进一步显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大飞机等一批标志性重大科研成果涌现,2017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5%。
二是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产业革命对发展新动能贡献度日益提升。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我国经济已经从过去的主要依靠工业拉动转为工业、服务业共同拉动。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1.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达到58.8%。从工业内部结构看,一方面,钢铁、煤炭、水泥等传统行业的落后产能不断淘汰;另一方面,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2017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9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55.8%,年均增长9.3%,比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年均增速高5.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增长;另外,基于移动互联、物联网、云计算的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传统产业、促进了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目前,由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构成的经济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一、对城镇新增就业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二。
三是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企业和企业创新活动对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我国日均新注册企业数量不断增长。2017年全国新登记企业607.4万户,比上年增长9.9%,日均新登记企业1.66万户;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2016年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76.1%。新企业和企业创新活动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四是产品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水平的新产品供给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沿着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服务化等产品创新方向,我国高复杂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不断涌现,不仅提升了我国整体国际竞争力,而且满足了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增长。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为19.2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3.3%。2017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6.9%,比2012年提高5个百分点。
把握机遇进一步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新产业革命对于我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次重大历史性机遇。把握新产业革命的机遇,进一步培育壮大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关键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作为发展第一动力,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体而言,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推进:
一是以融合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在融合发展中进一步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把握新工业革命机遇、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是要找准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以及产业体系演进的方向和定位。新产业革命本身意味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而这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力度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既要推动互联网企业逐步向制造业渗透,又要推动制造企业的互联网化。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也是整个新经济发展的关键和动力所在。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强通用技术研究,促进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产业融合。虽然具体领域的新兴技术是不确定的,但通用技术和共性技术是相对清晰的。不管新兴产业如何发展和演进,其技术的源头都在通用技术。而目前制约新兴技术产业化的障碍主要在于具有竞争前技术的共性技术供给不足,因此一定要从体制和投入两方面入手加强对通用技术的研究。
二是以制度创新完善创新生态系统,依靠创新能力提升进一步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新动能的基础是科技创新能力。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研发资金和人才投入等要素数量的增加,更需要创新生态系统的优化和改善。在这一过程中,关键要顺应新产业革命的趋势,通过制度创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破体制机制约束,构建新型创新平台,提高创新生态系统开放协同性,形成开放合作的创新网络和形式多样的创新共同体。其中尤为关键的是,要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践和理论都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创新最有效的、成本最低的制度安排。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和激励创新。只有切实保护好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才能真正激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未来,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完善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强执法力量,为各方面创新提供更加牢靠的保护。
三是以全面开放促进国际合作创新,在经济全球化中进一步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产业革命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生的。正是全球化带来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生产和创新要素流动便利化,打造了全球密不可分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推动了新产业革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深度向前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我们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新产业革命中不断壮大世界经济发展新动能。对于我国而言,同样如此,只有通过扩大开放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为国际合作创新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才有可能在经济全球化中进一步壮大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