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关税措施将打击美国企业依赖的全球供应链。许多美国企业依靠低贸易壁垒建立国际供应链,从而降低成本。企业若想调整供应链一般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因此美国及其亚洲盟国的企业势必会受到极大波及。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数据看,此次关税清单中计算机和电子产品中,将受影响的中国厂商仅占14%,但受到波及的供应链上的其他国家将高达86%;其他制造业如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及零部件等,供应链上的其他国家受冲击更严重。
最后,陷入中美贸易冲突的美国企业未必会回归美国。美国大规模开征关税的另一个目的是促使美国制造业回流,让害怕卷入中美不断升级的贸易冲突中的美国企业,把工厂带回美国。然而,中国提供的供应链规模和物流能力不能被快速取代,也不是此次贸易措施所能封锁的。一方面,在中国有完备的配套产业集群,向其他国家转移产能成本过高。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消费能力的提升,中国市场更富弹性和吸引力,美国企业来华投资,不再仅是偏好中国生产成本低,而更在意贴近消费市场端。从美国商会的调查数据来看,在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商品征税中,将有74.3%的美国企业受到影响,而在中国对从美国进口的600亿美元商品的反制措施中,将有67.6%的美国企业受到波及,这包括利润亏损、生产成本提高,市场对产品需求降低等。尽管如此,68.7%的美国企业仍将保持在华投资。而因中美贸易冲突,考虑调整供应链的企业中,有30.9%美国企业准备撤离美国本土,有30.2%的美国企业准备迁出中国,然而迁出中国的美国企业并非回归美国,其次优选择将是迁往东南亚和印度。(马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