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4日星期五,第2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京举行。会上,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发布了《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报告从政策、作品、作者、读者、市场、趋势等6个角度,全面分析了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报告中所涉网络文学指:作者以互联网为创作平台和传播媒介,以文字为表现手段,原创发表的供网民付费或者是免费阅读的文艺作品。报告采用的数据来源包括国内21家主流网络文学企业的产业调研,9582份有效用户问卷,以及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相关工作数据。报告将分六个部分概要介绍本报告的主要内容。
政策篇
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系列重要讲话指引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部署。要求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新辉煌。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网络文艺作品。系列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和全局高度,阐明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方略,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重大任务,为包括网络文学在内的新时代文化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工作遵循。
科学谋划、统筹推动,政策利好引领产业健康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多项政策文件,科学谋划、统筹推动。从产业发展、文化汇民,创作导向,文艺创新、市场环境多方面规范引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目标明确,创新管理,主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谋篇布局。
行业主管部门坚持问题导向,科学规划,全面布局,创新管理。出台系列配套措施和细则规范,针对网络文学发展作出重点部署和具体指导。切实推动网络文学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立足属地,主动作为。网络文学发展渐成燎原之势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发展举措,完善属地管理,落实国家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发展产业集群,加强人才吸引力度,营造首创原创氛围,特别是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方政府部门,将网络文学作为拉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主管部门具体指导下,加快工作步伐。各项相关政策措施已渐次落地。
作品篇
目前作品总量累计超过1600万部(种),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截至2017年底,各类网络文学作品累计高达1647万部(种),签约作品132.7万部,当年新增签约作品22万部。在巨大数量规模基础上,网络文学精品力作也在不断涌现。《繁花》《遍地狼烟》《网络英雄传》《大江东去》等斩获多项重量级文学奖项。
扎根人民,谱写时代,现实题材占比升高。从作品题材分布看,在国内主流网络文学平台上,现实题材作品数量占比为52.5%,从2017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结果看。37%为励志类作品,许多作品贴近生活、扎根现实。社会效益较为突出。
凝心聚力,厚积薄发,创作周期有所延长。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已完结网络文学作品平均篇幅集中于30至80万次,占比约为50%。62.6%的作品创作周期超过一年,网络文学作品的厚积薄发为内容质量提升的作用不容小觑。
多态联动,持续发酵,IP改编赋能文娱产业。
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络文学作品高达6942部,改编电影累计1195部。改编电视剧1232部,改编游戏605部,改编动漫712部。
过去20年网络文学一直保持快速发展态势,1998年《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启网络文学先河。2011年《遍地狼烟》首获中国政府出版奖。
作者篇
创作者阵营壮大,签约者数量激增。
2017年网络文学驻站创造者数量已达1400万,签约量达68万,其中47%为全职写作。
网络文学助力大众创业,调研结果显示,超七成网络文学作者具有尝试写作的愿望。其中33.2%的男性表示非常有兴趣进行写作尝试。而18岁至30岁的人群意愿最为强烈,从读者到作者的华丽转身,使网络文学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和便捷途径。
作者主要聚集东部,各级城市人才辈出。从地域分布看,13.8%的网络文学创作者生活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比例分别为34.8%和51.4%。从人口比例看,一线城市每万人中有267位创作者,二线城市每万人中有133位创作中。广东创作者比例最高,为11.3%。
年龄区间跨度较大,五成作者笔龄超过3年。年龄分布看,网络文学创作者年龄跨度较大,30岁以下占比超过7成,说明还是以年轻群体为主。46.9%的创作者笔龄不满三年,53.1%的作者笔龄在3年以上。值得注意的是,20岁以下的新一代创作者群体已经崛起,占比已经超过10%。
创作题材扎根现实,30岁成为创作偏好的分水岭。2017年创作者的偏好看,现实题材占比日益扩大,现代言情等贴合现实生活题材在全年龄层创作者的创作题材中都占据较大的地位。统计数据显示,30岁似乎成为创作偏好的分水岭,之下的偏好现代言情,之上的更偏好于都市职场。
创作收入稳定向好,半数跨入中等收入群体。51.2%的创作者收入月超5000元,其中月收入5000-1万元之间的占比大33.1%。44.2%的创作者反映,从入行之日起其收入一直呈上升之势。
多种合作模式并行,多元签约方式跟进。网络文学作者与平台的合作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目前主要合作模式包括分成、保底、买断、代理等,签约方式正在从签约作者向签约作品高度。
作品与平台相互提携,联手孵化优质作品。选择发布平台时,81.9%的作者最看中平台拥有的读者数量。72.9%的作者着重考虑,基于作品的曝光和推荐机会,超过半数的作者表示,写作平台会提供写作指导等专业化的服务。
读者篇
到2018年全国的网络文学读者规模已经突破4亿。
分布:30岁以下超过七成,地域分布较为均匀。从年龄看,网络文学读者中30岁以下占比为73.1%,其中18.2%的读者在18岁以下,地域分布看20.3%的读者生活在一线城市。目前不同城市的地域间分布较为均匀。
层次:读者兼具较高学历与较高消费能力。读者层次看,网络读者的学历水平普遍较高,具有本科和以上学历者占比为62.3%,49%的读者月均收入集中在3000至8000元之间。由于读者兼具较高的学历,从而为网络文学提升提供很好的土壤和发展空间。
黏性:平均阅龄4.9年,阅读时长稳步增长。77.9%的读者阅读在两年以上,6年以上资深读者占比近三分之一,从阅读时长看也在增长。2015年的日均48.7分钟增长成2017年的73.4分钟。伴随网络文学作品内容的丰富和质量提升。读者的黏性也在逐年提升。
偏好:30岁以上读者偏爱现实题材。从题材偏好看,不同性别年龄地域的读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别层面,男性偏爱玄幻武侠,女性偏爱言情穿越;年龄层面,30岁以下读者偏爱玄幻类题材,30岁以上读者偏爱现实类题材。从地域分布看,城市读者偏爱玄幻奇幻,农村读者偏爱都市言情。
付费:单本订购较受欢迎,月均销售突破30元。付费比例看,累积有72%的读者为网络文学读者付费。付费方式看,多数读者倾向于单本,以便根据需求灵活阅读。付费金额看,网络文学读者人均消费30.9元。有8.7%的读者月均消费过百元。
读者期盼涌现更多的精品力作。调研结果显示,在读者对网络文学的期待上,70.7%的读者期望网络文学质量得到提升,充分反映出优质内容已成为主导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57.6%的读者版权意识有提升。
市场篇
社会影响力持续攀升,党的国家政策引领行业主管部门和具体推动下,网络文学生态呈现多元健康发展。网络文学作者社会地位逐年提升,针对从业人员各类专业培训,也如雨后春笋,创作群体蓬勃兴起,读者的数量和覆盖面急扩张,影响力和读者群应在逐年扩大。
营收规模已破百亿,增长速度明显提升。2017年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129.2亿元,同比增长35.1%,继续保持同比增速,数年高于数字内容平均增速。
收入仍以订阅为主,版权运营蓄势待发。调研显示,网络文学行业仍以订阅收入为主,占比超87.6%,来自版权运营的收入为6.5%。经过多年的市场化实践,网络文学平台企业已经形成更加多元的盈利模式,版权授权正在为新兴发展注入新动力,将成为日后重要的收入来源。
盈利状况逐年向好,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期。网络文学的盈利状况也在不断的改善,从2015年的普遍亏损到2016年的盈利1.02%,再到2017年盈利5.24%,全行业盈利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行业边界日趋淡化,IP延伸出新的格局。“网络文学”IP生态急剧升温,通过对网络文学原创作品进行影视、游戏、动漫等不同内容形式的再开发,带动泛娱乐生态链各环节产生联动放大效应。
高潜力吸引资本入局,为创新注入新动力。高能量、高价值和高潜力吸引了资本市场的密切关注。部分重点网络文学企业先后上市,创新型企业在一级市场获得的风险投资和私募基金融资都保持了强劲增长。为网络文学IP涌现和精品领域转化,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新技术赋能新发展,新成果带来新体验。
新技术应用为网络文学发展提供了创作支撑,内容创造上语音识别技术提升了效率,智能写作助手优化创作进程。在内容传播上大数据智能化分发实现了千人千面精准定位,实施技术追踪强化了版权保护效能,在用户体验上MR立体展示。
以书为媒,以文会友,“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网络文学企业自荐网文传播渠道,通过优化企业海外布局,有利推动了网络文学“走出去”。截至2017年已有超过500部网络文学作品被译为英、日等十多种语言文字,海外读者对中国网文翻译作品关注空前高涨,日均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
趋势篇
网络文学发展依然任重道远,过去20年中国网络文学取得进步,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合作者。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作出了重要贡献。网络文学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优质内容供给仍显不足,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强烈需求。二是侵权频发,抄袭剽窃是发展的最主要障碍。三是IP价格虚高注水,IP泡沫化给网络文学带来不利影响。四是评价体系不健全,不专业。经得起读者认可,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评价体系尚为形成。五是网络文学人才匮乏,网络文学编辑队伍缺口尤为突出。
肩负时代使命,坚定文化自信,共同开启新时代“网络文学+”新征程。随着版权环境的改善,渠道分发多元,人才体系的健全,内容拓展,网络文学+踏上新征程。
唱响时代声音,强化精品供给,创作将更重社会效益。“网络文学+”注重社会效益,以社会主义核心为引领,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切实发挥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的独特功能。
行业发展将更规范,“网络文学+”将在优化引领下,持续规范健康发展。特别在行业管理创新、优质内容推介,数字标识管理、版权保护完善。技术迭代更新等方面都将得到新的加强。
健全版权评估,彰显内容价值,虚实结合有互动。“网络文学+”生态体系与线下布局,内容供给丰富,改编意愿强烈,IP市场机遇大,“网络文学+”迎来市场机遇,作品改编需求强烈,催生出多元个性化的改编市场,带动泛娱乐生态链各个环节的深度互动。
分发渠道多元,线上线下融合,资源整合将加速。“网络文学+”以内容为核心,进一步向线上线下的媒体、社交、娱乐、电商、休闲购物等多渠道拓展,通过布局到内容分发,谋求更广泛的覆盖,将与文学内容和衍生作品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建设保障体系,强化人才培养,发展基石更稳固。“网络文学+”重视在版权运营、网络出版等方面专业人才体系的建设,人才管理机制将进一步成熟,职业出版通道进一步拓宽,学习培养心智进一步完善。
筑梦一带一路,推动内容出海,融入全球产业链。伴随网络文学出海的多语种覆盖多元渠道,从而使优化优秀文化海外传播更加丰富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