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终于带来成果。经过5年反复训练,小坡有了明显改变:不但可以跳、跨、快速奔跑,还能和同学们一起打篮球。现在的小坡生活完全自理,还经常主动打扫卫生,帮其他同学提裤子、拉拉链,俨然成了“大哥哥”。
“让他们更有尊严地活着”
在党红妮看来,特殊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特殊孩子能够回归社会主流,“让他们精神独立、生存独立,更有尊严地活着”。
小新(化名)是一名孤独症儿童,针对他的情况,党红妮查阅了大量资料,又加入网络社群交流研究,发现“编写社交故事”的教育方法适合小新。每次和小新交流,她都要先走过去拍拍小新的肩膀,看着他的眼睛,采用第一人称、现在时态、正面内容和他说话。
比如,要劝小新回座位,她会重点考虑小新的理解能力:“上课了,大家都安安静静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我也应该安静地坐回去,这样老师会表扬我,说我是个好学生。”这样的正面引导,对小新十分有效。随着不断尝试、研究,小新找到了交往的安全感,对党红妮越来越亲密。
在对小新的跟踪关注中,党红妮还发现:小新对色彩特别感兴趣——只要给他一张纸、一支笔,他就能忘情地画上一整节课。党红妮为小新报名参加了书画兴趣小组。
不久后,这个之前几乎不开口说话的孩子竟然吐出了“老师”“红色”等词语,表达自己的诉求。不仅如此,小新色彩绚丽、充满想象的画作,还被层层选送,参加省级展览。
为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回归”,在党红妮的主导下,十字绣、水钻贴画、手工、刺绣等课程也在学校相继开设起来。她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回访教过的残障孩子,帮助他们自主创业。
如今,党红妮教过的学生有的进入更高学府深造,有的走上工作岗位,成为自立自强、自食其力的社会劳动者。而她自己,也先后获得省级师德标兵、教学能手、优秀残疾人文化工作者等殊荣。
2018年8月,党红妮当选第九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有哲学家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呼唤另一朵云。”党红妮说:“我愿意永远做那棵树、那朵云,为残障孩子守候幸福。”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孙海华实习生姚欣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