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寻找北京老城的色彩“基因”

2018-08-29 20:14:37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原题:寻找北京老城的色彩“基因”

提到青岛,便会想到绿树红瓦;谈及苏州,则会忆起白墙黛瓦。色彩,往往是人们感知一座城市的最初印象。《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色彩管控,保持老城传统色调。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北京老城究竟有着怎样的色彩“基因”?

北京建筑大学设计艺术研究院院长陈静勇教授带领研究团队70多名师生历时八年,累计采集3000多个代表性测量点的信息,提炼出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五色系统——“青、赤、黄、白、灰”。

寻找北京老城的色彩“基因”

老城传统中轴线区域色彩风貌

寻找北京老城的色彩“基因”

陟山门历史文化街区色彩风貌

寻找北京老城的色彩“基因”

阜成门内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色彩风貌

寻找北京老城的色彩“基因”

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色彩风貌

寻找北京老城的色彩“基因”

东四三条至八条历史文化街区色彩风貌

□缘起

我们常说要“修旧如故”

必须先知道何为“故”

这些天,尽管学校尚未开学,但陈静勇及其“艺勇军”团队的骨干成员已经在工作室里忙活起来,正在筹备中的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色彩研究成果展,将会是这项研究启动以来的首次亮相。

八年前,在参与国家文物局“2010年指南针计划专项——北京先农坛太岁殿古建筑精细测绘”项目时,陈静勇带领团队开创性地研发了“地理色彩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针对城市快速发展建设中出现的‘千城一面’‘街巷花脸’‘映像缺失’等色彩风貌乱象,国内已经有不少城市陆续开展城市色彩规划实践,北京也曾经出台过相关政策。”

在2000年8月,《北京城市建筑物外立面保持整洁管理规定》正式实施,但北京晚报记者发现,当时并没有关于城市建筑外立面粉刷颜色的指导意见,便刊发报道,向广大市民抛出问题:城市需要什么样的色彩?谁来规范城市的颜色?文章见报后,市民、专家纷纷来电。北京晚报艺术图画版又开辟讨论区,随后刊发多个专版。这场讨论引起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重视,相关领导做出批示,奥组委、市规委等相关部门成立临时班子开会研讨。经过晚报的后续追踪报道与多轮讨论,关于北京城市色彩的设计有了统一的意见,核心即为北京晚报提出的“灰调复合色”概念。

随后,2000年11月,由北京市市政管委组织编制的《北京城市建筑物外立面粉饰推荐色样》发布,明确北京城市建筑物外立面的色彩主要采用以灰色调为本的复合色。

“在去年发布的北京新总规里,再次对城市色彩提出要求,‘充分汲取古都五色系统精髓,规范城市色彩使用,形成典雅庄重协调的北京城市色彩形象。建立城市色彩引导管理体系,重点管控老城、三山五园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及其他重点地区城市色彩。对建筑、设施、植被、路面等提出色彩使用指导意见,发挥城市色彩对塑造城市风貌的重要作用。’”陈静勇表示,老城作为北京城市色彩重点管控的地区之一,应当在腾退、恢复性修建等加强老城整体保护的工作中,充分考虑色彩因素。"

“我们常说要‘修旧如故’,必须先知道何为‘故’,其中包括弄清楚过去的色彩。”在陈静勇看来,寻找北京历史文化街区的色彩“基因”对于留住老城风貌至关重要,“所谓色彩‘基因’,强调的是色彩背后的历史积淀,同时,通过测序形成谱系。我们要知道,老城的色彩如何发展延续而来,有着怎样的文化脉络,又该用什么方法保护传承。”

基于北京老城传统中轴线区域和老城内30片主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规划要求,陈静勇组织团队成员对街区(区域)及其色彩风貌缓冲区中的文物类、保护类等六类建筑本体、景观绿化、路面铺装及路段沿街立面等进行了样本采集和色彩测量,“城市色彩并非限于建筑本体,而是多维时空、动静结合的,例如广告牌匾、公共设施,甚至是在街区中穿行的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都要有所考量。”

□调研

每次要背1600多种色卡

对测量点逐一比色

“科学的色彩测量方法是建立可靠精细的色彩基础数据库的前提。”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陈静勇从一开始便确立了以“贴附比色”为主的街区(区域)调研测色方法。

作为团队成员,潘阳对此并不陌生。每次调研,他都会背上专用工具包,“单单是色卡,整套总共1600多个。先通过前期踏勘,选出符合色彩风貌调研需要的,再到现场对测量点作逐一比色,直到看见颜色被‘吸’进去。”

“除了比对颜色,我们还要关注测量点的其他信息,例如建筑的面阔、进深、通高以及部位尺寸,绘制草图,标注相应的数据,记录屋顶、墙身、梁枋、柱、门窗、台基等建筑构件的材料、营造技艺状况信息等。”调研期间,团队成员孙小鹏总要早上八点前出门,一直忙到晚上六点,对于其中的“讲究”,她早已谙熟于心,“有的建筑部位在树下,颜色会发生变化。景观绿化不仅要记录树种,还要统计树木单株种植还是成排列植,再结合相应的季节、天气等做记录。沿街立面照片的拍摄也要考虑季节,盛夏植被太过茂盛,会遮挡建筑物,最好选择深秋或初春。”

孙小鹏相信,色彩背后所承载的故事和文化才是其意义所在,“我们不光要知道这些测量点的现状,还要多方考证,看这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件,哪些名人居住过,其间经历过怎样的变迁。”不过,这也意味着更多挑战,“文物建筑可以从相关文献资料中获取信息,但那些普通民居,就很难直接检索到,只能到租售房屋的网站上查找建筑年代,或是向在其中居住的老人做访谈。”

在调研过程中,孙小鹏摸索出其中的规律,“像皇城街区周围,通常官式建筑会比较多,墙面往往是红灰做法,屋顶是黄琉璃瓦或绿琉璃瓦,要严格遵循色彩礼制。而像东四或西四街区,则以胡同四合院为主,多半是灰色建筑。”

□成果

让色彩风貌的识别和控制

更加有据可依

八年来,陈静勇带领团队成员累计采集到3000多个代表性测量点的信息,经统计分析和做地理色彩事理讨论后,形成北京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和重点区域(片区)的色彩谱系。

其中,南长街、北长街等14片街区所属的“宫城背景”为“青”;国子监地区、法源寺等街区所属的“宗教风貌”为“赤”;北京老城传统中轴线区域、皇城历史文化街区所属的“老城核心”为“黄”;什刹海、大栅栏等街区所属的“特色风貌”为“白”;西四北头条至八条、张自忠路等街区所属的“居住风貌”基调色为“灰”,这五色系统分别对应“雅、典、庄、和、静”五色风貌映像。

“以往我们虽然也谈‘五色’,但往往是在礼制文献层面多,操作性层面少,修缮过程中多靠匠人口传心授的经验。现在找到了色彩‘基因’对应的谱系和基准,就能做到让色彩的识别和控制有据可依。”陈静勇表示,针对每个街区,都会遵循北京新总规和街区保护规划等原则,经统计分析和事理因素判断,对建筑本体、景观绿化和路面铺装等给出相应主体色、辅助色、点缀色的色相值、明度值和彩度值,确保整体风貌的协调统一。

今后,团队还将围绕北京老城历史建筑色彩、近现代建筑色彩和景观环境人文色彩等开展持续性专题研究。“我们很高兴看到色彩风貌已成为北京新总规的专项内容。提炼地理色彩谱系并不是要让城市色彩变得‘死板’,而是通过对精华的有效识别和弹性控制的方式,给出未来有机更新的学理、伦理和法理。”本报记者宗媛媛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关键词:

相关报道:

     

    为您推荐:

    68条老城精品街巷6月集体亮相

    2018-05-31 16:54:24 老城 街巷

    持续战火致也门老城损毁严重 不少建筑只剩框架

    2018-08-17 06:56:03 古建筑 老城 也门

    扫街串巷,尽力留下老城的模样

    2018-02-26 09:45:10 传承与传播 老城 文保 志愿者

    大工程!夫妇50万澳元买下法国老城堡 已装修5年

    2018-07-02 11:25:03 城堡 装修 老建筑

    促进新老城区空间功能深度融合 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归属感

    2018-08-11 20:10:53 新老城区 空间功能 人民群众

    法兰克福投“中国人所好”改造老城区 吸引游客来此“怀旧”

    2018-04-03 07:31:15 老城区 法兰克福汇报 改造项目 日报

    百年老城诠释时代内涵 别样青岛拥抱上合峰会

    2018-05-24 18:56:51 青岛 上合峰会 百年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