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述评

2018-08-21 11:41:22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也要有信心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树立了光辉典范。引用当地谚语、结合个人经历、讲述感人故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出席重要国际会议、会见来访外国客人时,用外界听得懂的语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中国需要更好了解世界,世界需要更好了解中国。这些年,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创新对外话语表达,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灿烂多姿的文化名片,让历史悠久的中国充分展示文明大国的魅力。

英文歌剧《红楼梦》用“世界语言”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演绎得细腻精美;上海昆剧团将汤显祖的“临川四梦”首次完整搬上舞台,世界巡演所到之处盛况空前;一批中国作家走在国际大奖舞台的聚光灯下……一次次尝试、一次次突破,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不断传播出去。

直抵人心的中国故事,带人领略日新月异的中国蕴含的东方大国风采。

从大力开展高访外宣和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对外宣传,到更多精益求精、追求品质的纪录片、电视剧、电影走出国门,通过一篇篇稿件、一幅幅照片、一个个镜头,世界知道了“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融通中外的表达方式,让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更具触发共鸣的力量。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好道理要说得出、传得开、叫得响,就要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这些年,对外传播从规模、渠道、技术取得跨越式进步,到传播理念、传播技巧、话语体系日益成熟,更具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的外宣工作,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