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长江日记]三峡库区“环境友好型”的双赢路

2018-07-30 15:42:11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长江日记]三峡库区“环境友好型”的双赢路

玫瑰香橙已经规模化种植(管昕摄)

在万州国家农业公园,类似这样的现代农业,正在进行着大胆地探索和实验。就在卢长坤的蔬菜园子不远处,一种成规模种植的经济作物吸引了记者,它叫玫瑰香橙。这是从意大利引进的新品种,当地把它当作主导产业在规模种植。

万州区果树站副站长汪小伟说,未来他们要把玫瑰香橙发展到20万亩,产量30万吨,“这也叫地理标志产品,跟我们的气候关联太强了。”

当地从这种经济作物上不仅看到了经济价值,更看到了生态价值。汪小伟告诉记者,在柑橘种植上,他们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了面源污染,相较大田作物,使用的农药和化肥量也变小,这是对生态的贡献。从2010年到现在,长江沿岸发展了8万亩玫瑰香橙,提高了森林覆盖率。

生态和产业双赢,这种“环境友好型”的种植方式正在改变着三峡库区的农业面貌。在云阳县盘龙社区,当地也通过柑橘种植找到了绿色发展的路子。在云阳县的长江南岸,2000多亩柑橘园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长江日记]三峡库区“环境友好型”的双赢路

云阳县盘龙街道活龙社区居民委员会整洁的办公场地,由于下雨,当地村民在这里向记者介绍他们的绿色发展新路子。(管昕摄)

云阳县林业局局长向贵平说,经济林也能发挥生态保护的作用,栽果树,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云阳县的采访结束时,忽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雨后,一道彩虹浮挂在空中,让记者一行格外惊喜。黄昏时分,记者们回到客轮,准备开往下一站——巫山县。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