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为厦门特区的对外开放插上翱翔的翅膀
作为我国第一家合资经营、企业化运作的航空公司,厦航的诞生,是我国民用航空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对厦门而言,它为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为了厦航,习近平同志倾注心血。当时地无一寸、房无一间,没飞机、没机组。习近平同志经常跑北京,寻求中央、空军和民航局的支持、支援。”厦航原副总经理宋成仁说,这些往事,老厦航人耳熟能详。
经习近平不懈努力,厦航得到了民航部门的支持,由金融机构担保,向美国波音公司租借了两架波音-737飞机用于运营。当时,厦门机场太小,扩建刻不容缓,但没钱建设。习近平担任“厦门机场扩建工程科威特贷款领导小组”组长,经过艰辛努力,争取到了科威特政府1800万美元的贷款,解了机场扩建的燃眉之急。如今的厦航,已拥有200架飞机,运营航线350多条,成为中国民航唯一连续保持31年盈利的航空公司。
3.“三步走”探索建设自由港型经济特区
习近平到厦门工作,正是国务院刚刚批复厦门可逐步实行自由港某些政策后的关键时期。当时,自由港在全国都是个新事物,几乎没人搞得懂。习近平决定先从学习研究入手。他向市委和市政府建议,组织抽调有关职能部门和研究机构精干人员,率先开始了对探索实施自由港某些政策的研究。
时任厦门市计委副主任的郑金沐回忆,“习近平同志经常带我们上北京,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拜访著名学者,虚心求教各种问题,邀请该院经济研究所与厦门合作研究。他勤学好问爱钻研,给我们留下很深印象”。
改革开放需要学习借鉴国际经验。习近平带课题组到新加坡考察,组织全国第一个关于“出口加工区和自由港”的国际研讨会,为厦门积累相关的国际资料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