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

2018-06-08 09:45:17    北京日报  参与评论()人

(四)开展传播和保护工作,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认定15个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5个非遗培训基地,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开展非遗名家传艺工程,为连丽如、白静宜等8位艺术名家招收27名徒弟;为雕漆技艺等急需保护的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徒;开展非遗进校园工作,引导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2017年,全市各区开展丰富多彩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如西城区有49所学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非遗进校园活动,海淀区认定了38所非遗传习基地校,进校园活动惠及师生达75万人次。在传播普及过程中,还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单位作用,编写《榫卯结构》《景泰蓝》等非遗进校园教材。今年遗产日期间,北京非遗保护中心将与海淀区文委联合主办第二届京津冀非遗进校园交流会暨海淀区非遗进校园成果展。探索长效传承保护工作机制,将非遗项目列入部分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展传承人与学校结对共建活动。

为提高非遗传承人群传承能力与传承水平,增强发展后劲,北京市积极落实“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发挥首都高校资源优势,委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建筑大学承办14期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班,培训了来自青海玉树、新疆哈密、云南、湖北、贵州等以及京津冀地区的各民族传承人群学员200多人,涉及漆艺、青瓷、刺绣、剪纸、皮影、民族服饰、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多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帮助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的同时,还通过非遗“扶智”,助力扶贫攻坚。

2018年,继续推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新增中国戏曲学院和北京城市学院两所高校,课程设计从传统工艺拓展到传统戏曲,进一步丰富了培训内容。同时,根据文化部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的指导要求。北京市还将开展市级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工作,使北京市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