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民生阳光”普照雪域高原 更多弱势群体过上幸福生活

2018-05-16 10:49:12    光明网  参与评论()人

光明网记者李政葳

坐落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西藏山南错那县勒门巴族民族乡虽仅有54户、140人,却是我国重要的边境乡镇之一。这里小康村一幢幢门巴族特色民居,镶嵌在高山流水之间,远看宛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山水画卷。

没有子女加上身患残疾,62岁的地姆老人是该乡唯一一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然而,即便老人没有工作能力,各项补贴加上乡里茶产业分红,她同样搬进了新房,过得衣食无忧、幸福感满满。

近年来,勒乡提出了“常进群众门”“会说群众话”“乐解群众忧”“实帮群众困”“深知群众情”“真交群众心”的“六标尺”群众工作方法。在勒乡党总支部书记李佳看来,这些并不是几句简单的口号,对于每项“标尺”的内涵他都能如数家珍。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民生阳光”普照雪域高原 更多弱势群体过上幸福生活

勒门巴族民族乡贫困户地姆老人也与大家一起住上新房子(李政葳/摄)

地姆老人正好是李佳“一对一”党员定点帮扶的对象。老人居住环境的改变,得益于勒乡特色小城镇建设项目的实施。李佳介绍,乡里已新建乐村民房24户,其中,地姆老人家民房为187平方米的小户型,建设时需要自筹25万元。当时,老人自己拿出一部分钱,剩余的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因为失去了劳动能力,贷款部分由乡里协助偿还。“这样便减轻了老人的生活压力,让她在晚年能安享幸福生活;另外,老人家里现在的房子有很多空余,一层打算帮她出租出去开农家乐,这样可以提高她的收入。”李佳说。

如今,越来越多像地姆老人这样的边境群众,享受着雪域高原上民生工程的温暖。在错那县残疾人就业中心里,今年30岁的洛桑坐在缝纫机前,娴熟地缝制枕套、被罩。因身患残疾不能干重活,在这里工作的三年里,有效减轻了家庭的负担。

在残疾人就业中心,类似洛桑这样建档立卡的残疾人贫困户共有16人。“会对每位新员工进行5个月的技能培训,培训期每人每月1500元,转正后工资每人2000元,最多的可以拿到4000多元。”错那县残疾人就业中心负责人旦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