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要政策精准。帮扶低收入家庭,不是锦上添花、表演做秀的形象工程,而是真正雪中送炭、解危济困的民心实事。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尤为关键。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切实帮助低收入家庭增加收入。在基层一线,一定要做到进村入户,逐户分析掌握致贫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措施,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最大限度地提高“精准度”,对有劳动能力但缺乏资金和技术的贫困户,要通过产业、就业扶持帮助脱贫;对缺乏劳动能力、难以自我发展的贫困户,要通过低保政策加以解决;对“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贫困农户,要通过移民搬迁进行解决;对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要通过医疗救助进行解决。特别是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务必重点用在贫困居民身上,用在正确的方向上,确保到2020年脱真贫、真脱贫。
作为扶贫攻坚的纪律保障,更要问责精准。当前,在全社会扶贫攻坚的大背景下,中央和地方各级的各项惠农财政补贴、扶贫专项资金和社会上的帮扶资金已陆续到达基层,这些资金是贫困地区和低收入人群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障,对一些生活极其困难的群众而言,更犹如“救命钱”,但是也总会有个别人,把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资金当成了“唐僧肉”,总想咬上一口。在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如果存在“中梗阻”或者“雁过拔毛”等失职失责、违纪违法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会影响脱贫攻坚战的最终“成色”。坚持问题导向,整治作风问题,高举问责利器,强化监督执纪,严查严打扶贫领域和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同样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帮扶增收也需要更加精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文/丛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