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从浴火重生到征途如虹——写在习近平主席提出强军目标5周年之际

2018-03-10 23:57:38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训令训词,震山撼岳;军旗飘飘,阔步向前。这场攻坚战后,我军规模更加精干,结构更加优化,编成更加科学,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陆战型力量结构,迈出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的一大步,以精锐作战力量为主体的联合作战力量体系正在形成。

历史的辉煌写满历史星空,时代的课题必须作出时代解答——不改革,不全面改革,不彻底改革,我军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然而,顽瘴痼疾积存多年,破解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如涉急流险滩。必须以巨大的勇气和担当,冲破思维定势、利益藩篱,告别零敲碎打、修修补补,向着整体性变革、革命性重塑破障挺进。

历史把最艰巨的改革重担交给了这一代中国军人。因其波澜壮阔,惟其恢宏深刻,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这些巨大的问号,必须拉直——

“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这是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进一步固化和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的薪火相传、时代新篇。当年举帜起义,一路烽火万里,留下来的一双草鞋、半截皮带、几枚银元,静静躺在部队的军史馆里。然而,记忆不灭,军魂永生。为实现强军目标,多少部队撤并降改,但血火荣光永存。全军将士守护着八角楼的灯光、三湾枫树坪的浓荫,踏上新长征,走进新时代——这就是强军兴军的政治考量。

大开大合,大破大立,蹄疾步稳,“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全新格局、“军委—战区—部队”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领导管理体系得以确立。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迈出历史性步伐、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历史性成果,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与此同时,军官法、兵役法,军费管理、军人工资,住房医疗保障、退役管理保障等等,一系列体现中国军队特色和军事职业特点、增强军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正在加紧制定,现代军事政策体系正在加快构建。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一切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源泉充分涌流——这就是强军兴军的时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