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40年大变革大发展,中国已经走到了一个新的重要关头——
速度与质量的权衡、活力与有序的把握、中央和地方的博弈,两难甚至多难情况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国家治理能力;与此同时,改革进入深水区,利益格局固化板结,曾经的改革推动者成为深化改革的反对者……
中国的伟大变革,总是在直面问题中展开波澜壮阔的画卷。
针对“往哪儿改”的困惑,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强调“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回答“要不要改”的疑虑,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滨海新区,强调“保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都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下大气力解决体制机制弊端”;
破解“怎么改”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武汉冒雨考察工作,在全面系统总结中国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改革规律,首次提出正确处理改革的“五大关系”问题;
……
在广泛调研中加深认识,在冷静观察中科学研判,在深入思考中谋篇布局。广东之行后不到一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以不同方式深刻回答了事关改革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改革思想。
这是一位大国领袖的远见卓识,更是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抉择。
为系统梳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并将其上升为全党意志,2013年4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以一次中央全会专题讨论全面深化改革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旋即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亲任组长。通过半年多的征求意见、专题讨论、调查研究和反复修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草案)》正式形成,并在党的全会上获得全票通过。
决定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被认为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集大成者。
改革大旗高高举起,时代大潮势不可挡。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既挂帅又出征,对改革整体布局、重大问题、关键环节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改革认识论和方法论,逐步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