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罗思义:中英未来关系要看“脱欧”结果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任内,中英关系开启了“黄金时代”。彼时,英国寻求与中国建立良好的经济关系,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不顾美国反对加入亚投行,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挑衅行为,不干涉中国在香港和其他区域的内政。近日,英国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的访华让人们燃起这一关系将继续得以维系的希望。
就个人而言,亨特比大多数英国政客更了解中国,他的妻子是中国人,岳父母住在西安。然而,尽管存在这些个人和政治优势,但由于英国仍无法准确评估“脱欧”影响,当前的中英关系存在复杂性。因此,有必要对亨特访华的潜在效果做一次切合实际的评估。
卡梅伦时代的中英关系基于明确的战略。英国将自己定位为中国进入欧盟的最佳切入点。英国具备多方优势:伦敦是欧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对于在欧洲经营的中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而言,它极具吸引力;英语是大多数中国商人所熟知的外语,因此在英国做生意的语言障碍比其他欧洲国家小。英国制造业薄弱,因此并未与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展开直接竞争;而在金融服务、先进产品设计、广告以及中国仍在蓄势待发的其他服务领域,英国实力强大。因此,英国的经济是对中国的补充。作为欧盟的一部分,英国是中国公司在整个欧洲运营的合适基地。
但要弄清楚英国“脱欧”的不同方式对中英关系的影响,首先要明白欧盟的政治和经济双重结构。其“一体化市场”实质上是一个关税同盟,其中存在货物和服务的免关税贸易。各国可以是欧盟“一体化市场”的成员,而不必是欧盟政治结构的一部分,如瑞士和挪威。因此,英国可以脱离欧盟的政治结构,但仍然从属于关税同盟,这种情况下,中英经济关系几乎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