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7月9日,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与爱因斯坦联合发布了著名的《关于核武器的声明》,即著名的《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在宣言上签字的除了罗素和爱因斯坦外,还有法国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德国量子力学创始人马克思·玻恩、日本介子理论基本原理开拓者汤川秀树等11位以诺贝尔奖得主为主体的著名科学家。宣言呼吁寻求和平手段,解决人类的种种争端,后来宣言演变为延续至今的著名的“帕格沃什运动”的开端。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一个科学家们对技术的社会后果思考的例证。遗憾的是,这种思考发生在技术后果之后。
有趣的是,务虚甚至可能产生出利润。数码相机,其实是柯达发明的,但为了防止冲击自己的胶片业务,数码相机技术被束之高阁。如果多一些经济的、社会的角度对未来进行判断,柯达公司就不会错失巨大的机会。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社会带来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会对社会道德伦理秩序甚至是人性提出挑战。关注科技的社会化,缩短了新技术从实验室到社会应用的时间,结合社会科学与技术,通过法律与制度,对技术进行必要的约束,从而减少技术对于整个人类文明冲击,无疑是十分有必要的。面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给整个社会带来的便利以及由此造成的各种问题,像阿里这样有影响的互联网公司,利用自己的优势,用资金、数据资源,支持社会科学研究,做点务虚的事,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