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冷战后期,新西兰政府和民众就对与美国结盟并卷入冷战的外交政策予以反思,认为这一方面加剧了两个超级大国的武装对抗,另一方面也极有可能招致苏联的核报复,危害其国家安全。新西兰政府和民众因而坚决拒绝美国在其领土之上部署核武器,也决不允许美国核战船进入其领海和港口。为此,新西兰受到美国的严厉“惩罚”,被“踢出”《澳新美同盟条约》。但新西兰政府和民众并不屈服,他们认为不与美国结盟更有利于新西兰与世界各国发展务实的经贸关系。
最后,基于文化、历史和现实,新西兰政府和民众并不接受美国的霸权理论,也不认为中国的发展是新西兰和亚太地区的威胁。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新西兰的毛利人和其他原住民以及亚裔人口占总人口的30%。因此,新西兰在深受西方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影响的同时,也深受亚太地区历史和文化的影响,与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开展互利互惠的经贸合作,早已成为新西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共识。
更重要的是,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美国在亚洲地区发动的霸权主义战争,如越南战争、两次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令新西兰政府和民众深刻认识到美国所作所为更多是为它自己的全球和地区霸权服务,而与新西兰的国家利益和民众福祉背道而驰。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经验,新西兰才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坚定地退出澳新美同盟,退出美苏争霸的冷战。也正是基于中国从未在亚太地区发动霸权战争的历史事实,新西兰才坚定地与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亚太地区国家开展合作共赢、互利互惠的经贸合作关系。
上述三个方面的简短分析表明,新西兰政府和民众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关系中知己知彼,心中有数,始终深知自己的国家利益和民众的福祉所在。由此可见,在事关国家根本利益的大事面前,新西兰政府和民众并不糊涂。(作者是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北京外国语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