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华视点 > 正文

白银连环杀人案——28年里都发生了什么?(2)

2016-08-29 14:54:41  观察者网    参与评论()人

在公安机关努力侦破白银案的几十年里,关于白银案凶手的阴谋论层出不穷,进入互联网时代,这些阴谋论更是渗透到舆论平台各个角落,高干子弟杀人说、军方介入说、警方不作为说等等各种道听途说、愈发荒谬的言论比比皆是,普通的民众也许并不关心真正的凶手是谁,光怪陆离的都市传说,才更适合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消遣。

然而面对民间舆论的非议,公安机关却从没放松对白银案的侦破。

早在2004年,白银案凶手最后一次作案后两年,公安部在内蒙曾经召开过一次专门针对“甘蒙8·05系列奸杀案”的研讨会,与会人员包括刑侦、技侦等多方面的专家,从足迹、血液、DNA、作案手法、解剖结果、疑犯童年经历推测等多个方面进行过统一的汇总,而在之后的十多年里,关于白银案的线索每年都要拿出来重新整理,各地都要配合做指纹协查。因为侦查手段尤其是技术侦查手段日新月异,对旧有证据的新分析往往成为侦破旧案的关键。而这次,也正是DNA比对技术的进步成为打开白银案大门的最后一把钥匙。

根据报道,这次侦破白银案的关键是DNA中Y染色体的比对技术,这是公安机关在继掌握DNA比对技术后的又一项技侦技术的突破,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公安机关掌握了嫌疑人的DNA,并录入数据库,那么一旦这个嫌疑人有近亲属的DNA被收集到数据库里,数据库同样会提示产生关联,这样警方可以根据血缘关系,缩小精确排查范围。

虽然白银案被侦破的详细经过现在尚未披露,但是根据现有的新闻看,今年4月媒体报道了公安部要求白银案重启侦查,到8月27日凶手被抓获,应该是凶手有亲属因为违法违纪,导致DNA被录入,随后和公安部现有的数据库信息产生关联,才让白银案获得了重大突破。

从公安部重启侦查到最终抓获凶手,这个尘封二十八年的悬案只用了四个月便破案,而其中DNA Y染色体比对技术的成熟成为了侦破此案的关键,图为当时警方发布的嫌疑人画像

其实这几年DNA等基础信息采集力度的加大以及DNA Y染色体比对技术的应用,为公安机关侦破旧案悬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各地公安机关都做过对早年两劳释放人员的信息重新采集,现在包括治安拘留在内的未收监嫌疑人都会进行指纹和DNA采集,海量DNA数据库的建立为很多已经尘封多年的悬案打开了突破口。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现在这些技术侦查手段的进步,代表着那些备受关注的悬案都可以被破获呢?

很可惜,答案是否定的,比起普通民众,警方更想将那些隐藏在过去黑幕里的凶手一网打尽,然而法律讲究的是证据确凿和公平公正,公安机关并不能像网友的揣测或者臆想一样,凭借一个感觉、一个犯罪现场的指代就可以把凶手锁定在某类人身上,一切都要证据说话,一切都要海量的筛查。

就拿国内民众颇为关心的“南京大学1·19碎尸案”来说吧,南大案和白银案几乎是同时期的案件,但是相比于南大案,白银案里,凶手性别确定,DNA和指纹确定,行凶手段确定,作案性质确定,甚至连草绘画像都有,而南大案里,除了凶手的DNA可能被采集外,其他一切都是未知。

白银案凶手作案多次,最终确定为性变态连环杀人案,但是南大案就发生一次,从此再无任何信息。

而南大案当初没有被破获,原因几乎和白银案相同,且南京市的面积人口和人流量更是超越白银市数倍,这一切都给南大案的破获增加了无穷的难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