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经济新闻 > 正文

张小泉传人丁纪灿:一把剪刀中越战争救治无数解放军(2)

2017-04-06 18:06:33  中华网    参与评论()人

当时,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不少战士在前线受伤,血水浸染了绷带,一般剪刀无法剪开。

张小泉剪刀厂再次接到一批军用剪的生产任务,这不是“张小泉”第一次制造军用剪——

1969年,“张小泉”已经成功开发生产了一批。

那是1969年3月,珍宝岛战役打响。

珍宝岛地处黑龙江高寒区,3月份天寒地冻,气温低于零下30摄氏度。战斗中,我军伤员流出的血浸湿棉衣,很快冻结成冰,无法脱除,给救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为此,“张小泉”临危受命,要求打造一批特制的军用剪刀,送往前线。

接到任务后,“张小泉”的剪刀师傅们,用60号高碳钢制作,把棉衣浸湿放入肉厂冷库,冻结后试剪,未获成功,后用70号钢同样失败。最后,选取了弹簧钢,克服了其难锻打、磨制的困难,最终研制成功。

张小泉传人丁纪灿:一把剪刀中越战争拯救无数解放军

现在,同样是军用剪,要求却又不同了。

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天气极热,战士血水浸湿了绷带,一层层绷带黏连着血肉,普通剪刀剪起来费力不说,还很容易伤到战士。所以,要打造的军剪,不仅要材质好,够硬,还要够锋利、咬力强。

“我来试试”,就在全厂师傅袖手无策时,是年不过二十出头的丁纪灿挺身而出。

想要咬力大,并不难,只要增加剪刀的斜面就可以做到;而为了配合强咬力,剪刀脚不易弯折,就必须将其加粗加厚,至少要一倍以上。

张小泉传人丁纪灿:一把剪刀中越战争拯救无数解放军

看似简单,做起却是困难重重。张小泉的剪刀是“镶钢锻制”——就是在铁打的剪刀刃口覆上一层钢,即使剪刀任意成形,又确保刃口锋利,可谓刚柔相济。

那么小一块钢要恰到好处覆在刃口,又要钢铁分明,下锤难度不小。早下一秒,钢要碎,晚下一秒,又恐钢铁无法融合,这本就不是易事。更何况,现在要将铁片加厚,那力道既要大,又要大得巧,还没有经验可循。

张小泉传人丁纪灿:一把剪刀中越战争拯救无数解放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