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很多学播音主持的人都想进央视这个大舞台。主要有两个原因:
在央视可以认识全中国最优秀的的播音主持人,比如说白岩松、撒贝宁、倪萍等。
平台足够大,进去之后,出来的话,身价翻几番。
但是要说到央视一姐,你肯定会想到的是倪萍,绝对想不到在倪萍之前还有一个叫汪文华。
说到汪文华,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这个名字,但是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央视的一档节目《曲苑杂坛》,汪文华就是这个节目的制片,主持人以及导演汪文华正是这档节目的制片人、主持人兼导演。
军人出身的汪文华果真爽快,话题一聊开便滔滔不绝。1991年底,本来在中纪委干得挺好的汪文华突然想尝试另一种生活,也许是出于对电视的偏爱,她选择了中央电视台,创办《曲苑杂坛》这个栏目。
由于人手少,从策划、选题、选演员,制作节目再到人物塑造、灯舞服装、上机切换、录制合成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她全都亲自去做,面对新的竞争,她时时感到一种危机。她深知要想把节目做好,节目制作人的素质至关重要,所以,不管平时多忙多累,她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学习。
《曲苑杂坛》迄今她已做了10年。10年的艰辛,10年的风雨,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如今缤纷的节目中,这两个栏目一直占中央台一套的黄金时段,保持着较高的收视率。当问及她其中的奥秘时,她又笑了:“首要原因归结于节目本身独特的创意,另外还有我们栏目组同事共同拼搏所凝成的人格魅力。作节目如同作人,只有以诚换诚,以心换心,节目才会有凝聚力、向心力。”
正是汪文华的努力,《曲苑杂坛》从1991年连续播出到2011年,成为央视最具影响力之一的王牌栏目。这个节目上,也捧红了不少明星。
比如说孙楠的前妻买红妹,她也是靠着在《曲苑杂坛》舞台上与与韩兰成合作的系列小品《新疆妹买买提》一炮而红,才有了她日后的发展。比如说英年早逝的笑星洛桑,很多人正是通过《洛桑学艺》认识了这个极具表演天赋的年轻人。
因为汪文华的辛苦付出和杰出表现,98年被央视评为高级编导,在2003年还被评为“优秀播音员主持人”。
工作中,她是导演、主持人、制片人;生活中她又是妻子、儿媳、妈妈。丈夫常年在日本工作,10几年来家里家外全是她风雨一肩挑,家,在她心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不论多么疲惫,多少心事,多重的情结只要一踏进家门,顷刻便被那浓浓的亲情所融化。她说:“每个女人都是要有家的,只有家庭稳固,走到哪心才会踏实。”汪文华是难得的孝顺媳妇,公婆年事已高,汪文华床前床后细心照顾着,从未与公婆红过脸,为此,她多次被评为“五好儿媳妇”。
谈起女儿,她的语气充满了怜爱。女儿十分懂事,乖巧得令人心疼。有一次她出差在外,女儿在学校不慎将胳膊摔断了,老师把她送到了医院,恰好汪文华晚上乘末班飞机返京,回来后她直奔台里做后期编辑,直到深夜做完节目回家才知女儿摔伤一事,她又匆匆赶到医院,此时女儿的胳膊已打上石膏,正一人在病床上躺着,看到妈妈她既高兴又难为情:“妈妈,对不起,您这么忙,我还给您添这么大的麻烦。”那一刻,汪文华抱住女儿,眼泪不禁汹涌而出。
那些日子,她白天作节目晚上陪床,累得简直脱了形。说真的,汪文华也渴望有一个避风港,有一个厚实的肩膀分担重负,早在1994年日本政府就批准了她和女儿留居日本的签证,但她舍不得《曲苑杂坛》和她的同事们而最终留在国内。正因为对电视的这一份热爱,使她在全国大赛中荣获“金话筒奖”,在十佳制片人中被评为“全国十佳制片人”,还被广电总局、中直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又被文艺界评为“德艺双馨”代表……
尽管和丈夫分居两地,但夫妻两的感情却一直恩爱如初,是在令人羡慕。
现在,汪文华很少出现在荧幕上,但是她会在某些场合出现,但是整个人看起来很憔悴,这可能是常年熬夜的结果。
甚至网上有她去世的假消息,就是因为很久没见到她的缘故。
汪文华有一套朴素的人生哲学:生活好了是为了工作,工作好了反过来也是为了生活。正是这种心态,使她的生活既忙碌又充实,既平淡又绚烂。
听汪文华讲话,你会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激情随她的话语而上下波动,这,也许就是她所讲的人格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