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沙峪战斗(3)

在滦昌怀联合县的领导下,头道梁、长园、甘涧峪、辛营、慕田峪、黄花镇一带成立了多个区、村级抗日救国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和抗日救国宣传。救国会在群众中揭露了日军在中国的侵略暴行,诉说了东北沦陷区和平北敌占区人民的悲惨遭遇,宣传了八路军在敌后战场上的胜利消息。广大群众在救国会的旗帜下逐步觉悟团结起来,组织起来。一大批抗日积极分子涌现,迫切要求参加救国会。救国会组织不断扩大,会员不断增多。

在沙峪战斗后救护伤员的曹进祥一家就全都走上了抗日的道路。曹进祥本人参加了抗日救国会,担任武装委员,带领乡亲们支前抗日,后来还当上了抗联会会长,并成为村里第一个中共党员。他的妻子任村妇女小组组长、妇女主任等职,与婆婆一起护理伤病员,掩护革命干部,组织带领全村妇女做军衣、军鞋,支援抗战。

(6)创建地方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

滦昌怀联合县建立之后,在县长张书砚的领导下,组织了滦昌怀游击队,队员十余人。这是怀柔地区建立的第一支县级地方武装。游击队刚成立,条件较差,仅有的9条枪都是杂牌的,子弹每人也只有两三排。

但就是这样一支队伍,转战怀柔、密云、十三陵、永宁等地,配合正规部队拔除敌伪据点、打击敌人,保卫县区政权。有一次,游击队5个人就端了敌人在豆各庄的岗楼,缴获了4把手枪、20多支步枪和许多子弹。游击队在战斗中不断成长壮大,后来发展到70多人。

滦昌怀联合县的建立,引起了日伪军的注意,他们妄图摧毁这个刚刚诞生的人民政权,对联合县政府所在地区轮番“扫荡”。

伍晋南等带队同敌人展开斗争。他们连续转战高山险川,经受了艰苦的考验。六七月间,燕山山脉阴雨连绵,指战员们整天穿着湿淋淋的衣服行军,加上多次过河,很多战士的腿脚都泡烂了,但他们坚持一手持枪,一手拄着棍子行军。当时吃的更为困难,环境不允许安锅造饭,饿了就吃一把炒米,渴了就喝坑洼里的雨水。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沙峪战斗

八路军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伍晋南

后来,随着八路军四纵队和冀东抗联总队西撤,滦昌怀县工委也撤到了平西。这个在怀柔地区最早创建的县级人民政权存在时间虽短,但它在平北地区传播了抗日救国的思想,培养和训练了一批抗日骨干力量。正是这些革命火种,为大规模的群众抗日运动准备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沙峪战斗

2001年6月12日《北京日报》7版报道,怀柔开出党史教育班车,开往10余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其中包括沙峪抗日纪念碑、滦昌怀联合县驻地头道梁村等

踏寻北京红色印记|沙峪战斗

2005年8月27日《北京日报》8版报道,沙峪战斗的见证者程继坦回忆了当年的战斗情形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