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民族文化和旅游大省,推动民族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绘就“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重要笔触。我省开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推出10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旅游线路,培塑各民族共享的泼水节、火把节、目瑙纵歌节等节庆旅游品牌,发挥旅游带动效应,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旅游业提档升级,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实现增收致富。
增进民生福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沿着蜿蜒盘旋的柏油路,穿过高黎贡山独龙江隧道,两侧植被郁郁葱葱、溪水潺潺流淌山间,一路向前,一个现代、生态、宜居的独龙江映入眼帘。
“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大家住上了新房,在家附近就能就业,小孩就医上学都很方便……”说起家乡近年来发生的巨变,孔当村村民肖春莲感叹不已。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在后头。”我省大力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民族团结进步“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等工程,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教育卫生高质量发展等三年行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年均1500万人以上,其中少数民族群众占三分之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群众增加收入与增进认同相结合,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族脱贫、全面小康,正阔步向更好的日子迈进。
截至2023年底,全省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全面改薄”任务全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由2015年的93.3%提高至97.61%,8个民族自治州实现三甲医院全覆盖,78个民族自治地方县全部达到国家卫生县城标准,实现法定参保人员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连续5年稳定在95%以上,各民族群众民生福祉大幅提升。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我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创新实施“枝繁干壮”工程,持续扶持并实施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和少数民族文化精品工程项目,自2019年起,连续6年被列为省政府“10件惠民实事”之一,积极举办“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云南篇”等文体活动,保护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