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聚焦 > 正文

变相高息、暴力催收,同程提钱游频遭投诉、用户权益遇挑战

文|罗曾

导语: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如期而至,然而,同程提钱游业务却深陷投诉风波,成为舆论场上的炙热焦点。

近日,不少用户在黑猫投诉平台发声,称同程提钱游业务存在诸如变相高息、暴力催收等在内的诸多问题,这也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据了解,提钱游业务是同程金融版图中的重要一子,本应在满足用户资金需求的同时,为用户提供安全、合规的借贷服务。然而,近年来,该业务却频繁陷入投诉漩涡,相关报道层出不穷,借贷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业内人士指出,这些负面情况不仅损害了同程的声誉和形象,也对用户的合法权益构成威胁。

而针对上述用户反映的同程提钱游业务中,涉及的会员费、利息、担保费、服务费等收费项目,公司方面的收费标准及计算细则究竟如何,是否存在超出国家要求的问题?此外,面对高频投诉,公司方面接下来是否会考虑对借贷方式进行优化调整,以更好地保障用户权益?

中华网财经就此联系了同程旅行方面进行了解,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变相高息,用户权益被指受损?

根据多位用户的投诉内容,在同程提钱游进行借款过程中,平台疑似通过对放款门槛的设置,致使用户被迫先开通会员,否则将面临放款难或不予放款的情况。

而单次会员费往往高达数百元,这期间,借款用户还需支付额外的利息、担保费、服务费等,综合计算下来,息费远高于国家规定。此外,部分逾期用户透露,还曾经历过通讯录被追踪、暴力催收等情况,用户权益受到挑战。

其中,一位用户详细描述了自己的借款经历:“本次一共用了两次提钱游业务,均被收取了高额会员费用。第一次借款2400元,其中会员费600元,手续费108元,实际到手仅1692元,目前已还2409.36元;第二次借款2000元,同样被收取了500元的会员费和90元的手续费,实际到手金额仅为1410元。”

该用户表示,以上综合计算下来,年息远超过国家允许的范围。因此,要求同程方面,针对第一部分,退回会员费和手续费708元;针对第二部分,以实际到手1410还款。

对此,同程提钱游方面给到回复称,基于用户体验,最终解决方案为特殊申请部分补偿。

而关于上述提及的实际到手金额和要求还款金额不一致情况,另也有用户称同样经历过,其表示,曾借款2500元,到手本金1700元,却被要求还款2593元。

中华网财经就上述情况咨询了法律人士。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刚律师认为,借款人在借款时,有权以实际收到的金额作为全部借款金额计算应支付的利息。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的通知》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从贷款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违规预先扣除的,应当按照扣除后的实际借款金额还款和计算利率。鼓励小额贷款公司降低贷款利率,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吴刚如是说。

投诉频频,借贷问题由来已久

事实上,同程提钱游业务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相关投诉及报道屡见不鲜。

早在2019年,据中新经纬报道,有用户反映,在同程旅游APP界面看到“分期旅行 提钱出发”以及“0首付去旅行”“可提现”等广告宣传,点击进入“提钱游”平台后,尝试借了1000元,但很快收到信息,称借款一个月需还款1029.45元,同时还被扣除了199元的“借款提速包”。

该用户表示,如此换算,一天的利息就有7块多钱,年利率超过300%。其认为,同程旅游收取的利息显然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涉嫌变相“砍头息”。

同年,经济观察报也曾在报道中提到,用户反映同程提钱游业务通过以购买提速包、权益卡等形式增信后才能顺利放贷,疑似变相高息“砍头息”,粗略计算“捆绑”后的贷款实际年化利息在223%左右。

此后于2021年-2023年,亦有中国网财经、蓝鲸财经在内的多家媒体跟进报道,提及同程数科“提钱游”的“钻石会员”涉嫌“砍头息”,以及“提前购”的产品形式包含“价值百元的权益无用处又退不了直接增加借款成本”的情况。而这些投诉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引发市场对于金融平台合规性的质疑。

关于提钱游所收取的会员费,吴刚认为,应该属于《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所指的“各种费用形式”,应该作为资金成本统一折算为年化形式。

与此同时,他提醒,广大借款人需要注意的是,运营同程提钱游贷款业务的主体是广州市萤火虫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其属于小额贷款公司。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对外发放的借款的利率是不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约束的。即这类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按照高于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利率收取包括利息在内的综合费用,前提是借款人自愿与这类公司签订贷款合同。”

关于同程集团如何确保用户在借款过程中是自愿接受这些费用?是否有明确的告知和同意机制?中华网财经就此联系了公司方面相关负责人,不过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不止旅行,同程持续金融探索

作为国内头部在线旅游平台,同程旅行的业务棋局中,金融一子究竟何时而下?又为何而下?

媒体报道显示,其最早可追溯于2015年11月。彼时,同程金服的横空出世,标志着同程正式迈入金融领域,由此开启了对旅游产业金融的布局。次年5月,上述提及的萤火虫小贷公司正式获批,同程旅行由此成为国内首批拿到互联网小贷牌照的在线旅游企业之一。

2017年3月20日,同程旅行集团实施战略调整,旗下的同程网络曾与同程控股签订了“同程分立协议”,进行了业务分割。据了解,同程网络与同程控股在股权架构不变的情况下,线上业务资产、负债与权益均由同程网络保留,而包含金融属性在内的其他资产则划归同程控股旗下。

至此,金融版图的构建日益清晰。

此后,在同程控股的统一指挥和运作下,借助手中握有的小贷牌照与保险经纪牌照,同程旅行开始编织一张覆盖广泛、层次丰富的金融业务网络。媒体报道提及,包括“同同宝”、“提钱游”、“程程白条”等系列产品,都由同程金服来提供服务支持。

然而,随着金融业务规模的扩大,同程旅行也面临着外界的关注与质疑。尤其在借贷产品方面,上述内容所提到的涉及变相高利贷、砍头息等问题,引发了舆论热议和社会监督的压力。对此,同程旅行虽多次强调其金融业务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承诺相关产品的收费及运营均在合规框架内进行,但仍然备受质疑。

进入2022年,面对主营业务业绩的压力,同程旅行进一步加大了对金融板块的投资力度,包括注资广州旅金科技有限公司等举措,似乎希望通过深化金融布局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整体来看,尽管金融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伴随争议与挑战,但同程旅行不断探索适应市场需求的服务模式,力求在保障合规的前提下,将金融工具与旅游场景深度融合,以此提振集团的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未来,同程旅行如何在金融领域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平衡风险与收益,将是业界持续关注的重点。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