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聚焦 > 正文

国内首次,北京4万余株古树名木体检“全覆盖”(5)

首钢园西北侧的山上,有一片独特的古侧柏,它们盘根错节的根系没有扎在泥土里,而是生长在陡峭的山石、崖壁上和墙体里,形成了壮观的自然景象。方芳说,此次体检发现这些古侧柏长势不错,但存在局部腐朽、主干倾斜等问题,工作人员采取“一树一策”的方式,对古树损伤部位进行防腐处理,清理了古树周围与其争夺养分的杂灌,补植了低矮的地被植物。

在实践中,“树木医生”不断创新复壮技术,为古树提供最精准的治疗方案。北京市园科院的古树展厅中,用模型展示了古树复壮技术的变迁。

游览公园时,游客可能留意过古树修复后愈合口上留下的“伤疤”。王永格说,过去,“树木医生”在树洞内部填充砖头、石块,外部用水泥修补树洞,不仅看起来灰暗突兀,水泥经过长时间风吹日晒还会开裂。随着技术的进步,“树木医生”在树洞内喷药杀虫杀菌,刷桐油防腐,在洞内用钢筋做支架,并注入发泡剂,树洞外用环氧树脂复合物制作树体假皮。但在跟踪研究中,他们发现,这种方式仍有缺陷,注入的发泡剂会吸收渗入树体的水分,导致空洞部分腐烂更加严重。

经过反复尝试,如今,“树木医生”使用“补干不补皮”的修补方法。空洞清腐、杀菌杀虫、刷桐油等环节之后,他们在洞内架设木框架,再用硅胶修补树干。和古建“修旧如旧”的道理相似,硅胶可塑性好,可以仿制树的纹理效果和木橛等部位,遮住古树的伤疤,还原其沧桑感。

“古树的树皮是有活力的,受伤后会愈合,如果修补树皮,新生长的树皮与死树皮相抵触,就会导致修补的缝隙开裂。现在‘不补皮’,树皮愈合后会逐渐包裹修补部分,看起来更加自然美观。”王永格解释说。

古树修剪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以往一些修剪标准要求,常绿树一般留1-2厘米残桩,但在实际修剪后,工作人员发现,经长时间风雨侵蚀后,残桩易腐烂成为风险口,导致雨水渗入。目前,北京大树修剪已不再要求留残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