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绿色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北京一道绿隔地区城市公园达到109处,二道绿隔地区建成郊野公园44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北京作为首善之区,平衡、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应有作为,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应有担当。
新时代十年,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北京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家底”不断增厚,绿色已经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新征程上,北京市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京华大地形成更多生动实践,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北京贡献。
砥砺奋进新时代,首都园林绿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亲力亲为推动北京绿化美化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11年参加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北京市委市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市域绿色空间结构不断完善,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显著增强,建成了“山区有绿屏、平原有绿海、城市有绿景”的生态宜居城市。
绿色空间大幅拓展,不断夯实宜居之都生态基底。新时代十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接续实施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全市累计新增绿化面积243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38.6%提高到44.8%,城市绿化覆盖率由46.2%提高到49.3%,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绿色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北京一道绿隔地区城市公园达到109处,二道绿隔地区建成郊野公园44处。城市副中心新增绿化面积26万亩,建成各类公园30余处。平原地区形成万亩以上森林湿地40个、千亩以上绿色板块498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20年累计造林营林921.9万亩,山区绿色屏障不断加厚。
绿色福祉持续提升,首都迈入“千园之城”。新时代十年,北京市统筹城市更新和疏整促专项行动,新增城市绿地7293公顷,完成留白增绿、战略留白临时绿化8800公顷,建成城市休闲公园309处、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609处、城市健康绿道1405公里,全市公园总数达到1050个,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园之城”。全市林果、花卉、种苗、蜂蜜等园林绿化产业年产值达126.3亿元。全市持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工程带动、政策支持、绿岗就业等方式,带动40万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平谷、延庆等7区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市公园风景区年接待游客3.6亿人次,年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500余场,建成首都园艺驿站100余家,不断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优秀生态文化需要。
资源管护从严从实,全力打造生物多样性之都。新时代十年,北京市持续提升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外来物种入侵等灾害防控能力,严厉查处涉林涉绿违法犯罪行为,科学有序恢复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全力守护首都生态安全。加强资源养护管理,实施山区森林抚育经营700万亩,对201万亩平原生态林实行差异化管理,对9.3万公顷绿地实现精细化管护。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国首个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揭牌。全市现有维管束植物2088种,陆生脊椎动物608种,其中鸟类达515种,已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草木苍翠、虫鸣鸟啼、鸢飞鱼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动场景,正是北京这座城市生态发展理念革新的真实写照。
接续奋斗新征程,全力绘就大国首都壮美生态画卷
党的二十大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生态文明发展,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鲜明提出未来五年要基本建成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实现生态文明显著提升的奋斗目标。
以科学绿化为路径,持续厚植生态基底。坚持生态优先、科学绿化原则,积极恢复森林、湿地,持续拓展绿色生态空间,不断优化完善绿色空间布局。全市森林覆盖率逐步提升至45%,加快实现全域创建森林城市的目标。在城区,结合城市更新、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大力实施代征绿地绿化、留白增绿、疏解建绿、拆违还绿。在平原地区,持续拓展绿隔地区生态空间,建设美丽乡村千村千林,因地制宜实施填空造林、断带补齐、湿地恢复,优化打造大尺度森林湿地。在生态涵养区,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和自然恢复相结合,科学恢复林草植被。
以精准提升为手段,践行森林“四库”理论。全面提升森林碳汇能力,创新管理模式,实施“地被变革”,提高城市绿地养护管理可持续性;按照“近自然林”理念,调整平原生态林林分结构,恢复森林原真性;强化山区森林健康经营,实施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林水相依,结合海绵城市推进小微湿地和雨洪湿地建设,持续推进温榆河、南苑森林湿地重点项目,建设大尺度森林湿地,优化湿地生态功能。大力推动传统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自然体验、森林康养等新兴业态,持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多渠道强化森林粮库、钱库功能,带动绿岗就业增收。
以花园城市为蓝图,加快推动绿城融合。以生态文明为引领,通过全社会参与、精细化治理,促进生态生活生产空间有机融合、城市绿色发展,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树立全域公园理念,打造以燕山长城、西山永定河绿色空间为城市风貌背景,以“一屏三环五河九楔”为骨架,以“城乡公园—自然公园—城市绿道”为脉络,以历史名园、文化遗产、生态文化为特色的城市公园体系。实施全龄友好公园改造,建设无界公园,完善郊野公园配套设施,引入“森林+”场景,提升公园绿地服务功能。加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培养教育,营造全民共建、共享、共治的良好氛围。
*内容来源:《前线》杂志2023年第7期(有删减)
作者:高大伟,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党组书记
来源:首都绿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