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聚焦 > 正文

16年同唱一首歌 老支书义务讲解红色故事超过9000场(2)

这首传唱度颇高的红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找到诞生地。李增军解释,彼时堂上村还未划归北京,这首歌也一直被误以为是在河北的某个村庄诞生,直到一次偶尔路过,曹火星在108国道两旁的山上附近发现是以前见过的地形,在多次考证下,才确认《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就是在堂上村诞生。

1994年9月24日,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李增军接待了曹火星,他搀扶着曹火星走进当时创作歌曲的院子,他说:“他反复地走,反复看,最后才确定,这首创作地有很大争议的红歌,就是在堂上村写的。”曹火星创作歌曲的屋子,样子没有变化,仍是一间略显局促的小屋子,一个炕,一个方桌,一把椅子,窗外是空旷的山谷,李增军看向自己搀扶着的老人,仿佛时空交错一般,在曹火星身上,他看见了过去坚定的爱国者们,感受过去熊熊燃烧的少年意气。

“从那时候起,我就决心要让这个故事一直讲下去。”李增军听曹火星讲,听亲历的9个孩子讲,听村里老人讲,在多人的回忆里捡拾细节,拼凑出完整的故事。2006年,村庄建起了红歌纪念馆,邀请李增军成为志愿讲解员,把红歌的创作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李增军说:“我希望尽自己的力量为村子里多做点事。”李增军退休后,接手了纪念馆老馆的工作,闲暇时候,也会在馆内坐一坐,清清灰尘,扫扫院子里的落叶。而最忙的时候,这些都是顾不上的。李增军每天要讲上七八场,早上八点开始,回到家就已经是傍晚,家里到纪念馆的这段山路并不好走,李增军不顾腿上的伤病,还是雷打不动地坚持着。

16年同唱一首歌 老支书义务讲解红色故事超过9000场

村里的红歌纪念馆。新京报记者王巍摄

讲红歌故事并不难,难的是十几年如一日的坚持。

“他爱讲,也愿意讲。”村里人都是这么评价李增军的。十余年来,李增军已累计志愿讲解超过9000场,受众超过50万人,关于这首歌创作过程的每个细节,李增军都烂熟于心,重复的讲述也不厌其烦,总能从中找到乐趣。“孩子们来了,也喜欢听我讲故事,就把我围在一个圈里,我唱歌给他们听,他们跟着学。”李增军来者不拒,换成小朋友来听,他就用轻快的语调和更容易懂的词汇表达。

16年同唱一首歌 老支书义务讲解红色故事超过9000场

李增军站在眺望台上,背后是鲜红的党旗。新京报记者王巍摄

李增军在平日里也格外注意穿着,得体、精神,是他对外在的要求,这是身为一名红色志愿讲解员的基本素养。“讲了那么多年,我还是很爱讲。”渐渐地,村子里建起了新的红歌纪念馆,有了更多的志愿讲解员,作为当中最年长的一位,李增军免不了要向晚辈们唠叨几句。他说:“我会把我的经验分享给他们,怎么讲更生动,怎么才能更真实地还原当时的情况,怎样表达最准确的情绪。”新馆更大、更漂亮,李增军兜兜转转,更愿意一个人守着老馆,有的游客慕名而来,点名找他。

李增军的回应是,只要他还能够坚持,就会一直唱下去、讲下去。初冬,大风刮过山谷,进山听故事的人变少了,却掩盖不了李增军稳健的歌声,他站在眺望台上歌唱,背后是鲜红的党旗,眼前,是身披勋章的村庄。李增军说:“我就喜欢唱红歌,喜欢把这首歌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新京报记者陈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