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聚焦 > 正文

【长安之约·主创手记⑨】跨国恋的现实

编前语:电影《长安·长安》是一部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拍摄的主旋律影片,以中欧班列长安号为载体,讲述了2031年发生在“长安号国际旅游专列”上的跨国故事,旨在着力反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五通”方面取得的成就。目前电影《长安·长安》的前期拍摄工作已经结束,国际在线陕西频道将陆续编发中国国家一级导演、电影《长安·长安》导演张忠的拍摄手记。

信息化带来了史无前例的产业空间重组和人口跨国迁移,随着社会开放进程加快,人们的心态愈发包容、视野愈发开阔,跨国恋也逐渐成为千禧年后城市青年男女较为普遍的一种结合形态。在小说、电影等文化媒介中也铺天盖地出现各种关于异国男女的邂逅与纠葛故事,从而不断强化这种跨国婚恋在大众心里的浪漫性质。但事实是,在现实生活中完美的跨国恋并不多见。文化心理、社会风俗、地理距离的隔阂让这种看似浪漫、实则苦难的结合方式很难带领两个人走到最后。

【长安之约·主创手记⑨】跨国恋的现实

电影《长安·长安》剧照 摄影 张忠

多数人不难理解跨国恋为何会成为越来越多现代人的选择。人的流动性提高,当人置身在风情万种的异国环境中,情感会更加起伏波动,很容易对现身的伴侣产生依附感。此外,异域的风土人情总是为伴侣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另一半身上,我们尽情倾注对未知的好奇,对于异域的想象,理性的位置被感性取代。跨国恋往往不受到社会惯例的约束,因为许多人选择跨国恋的初衷就是想要抛弃社会惯例或者由于感到自己以往难以融入社会规制当中。于是,这样一种电光火石般的感情就会出现很多真空地带,而沉溺于其中的两人更倾向于靠幻想和激情来填补这种空白。

当人在爱上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他者”时,他们爱上的不仅仅是这个人本身,也总是看中了爱欲对象背后的社会异态所秉承的另一套价值观。在电影《长安·长安》的故事中,阿雅娜爱上桑加尔,既是对中国异邦文化平等包容的崇拜,也是迷恋自己在长安时期脱离传统束缚,自由追求理性的生活状态。拥有一位异国伴侣,对于男性来说,不仅是一次浪漫化的人生体验,更是自身魅力跨文化语境的一种证明;对于女性来说,通过一场跨国恋情可以建构起自己“国际化女性”的独立形象,并在这样的标签下不断地向自我灌输、强化这种形象。在阿雅娜看来,从小旅居各国、在中国读大学、参演戏剧演出的丰富经历让她注定无法按照长辈的安排安于现状、回归传统家庭。在中国的学习经历以及和桑加尔的日常接触中,她已经发现了自己未被挖掘的闪光点与艺术冲动,从而寻找颠覆传统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长安之约·主创手记⑨】跨国恋的现实

电影拍摄现场 摄影 陈倩

跨国恋对于每个厌倦既有生活轨道、寻求改变的人来说,都有着强烈而致命的吸引力,但往往就会在想象被架空的现实泥沼中停滞不前。很多时候,追随着伴侣来到异国的人自以为跳出了原来的规则框架,却发现自己又进入另一个陌生的框架,而新的框架可能带来更无望的生活。对于跨国情侣来说,不同的社会生活环境二选一似乎永远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成功的跨国恋在于双方开始就有共同的目标生活地,而一旦有一方需要被迫牺牲自己的事业与熟悉的生活环境来维系这段跨国关系,那这样一种无可奈何的隐忍就不可避免地对这段关系产生显著的异化作用。此后,置身于异国异乡的一方将会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抑制,交流障碍、经济来源缺失、对伴侣的不信任,都会对这段已经恶化的关系火上浇油。当昔日的新鲜感褪却,散落在眼前的是令人无限怅惘的一地鸡毛。

【长安之约·主创手记⑨】跨国恋的现实

电影《长安·长安》拍摄第一天 摄影 吴宇婷

孤独感是很多跨国恋走向失败的导火索。如何照顾另一方的感受,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和生理的封闭性,是一段跨国关系必须要面对和经历的。做出妥协,不应该成为永远被束缚、处于低位的一方,否则只会让天平无限地一边倒。影片《长安·长安》旨在正视这样一种现代性的普遍困境,如何克服和不同文化语境中人与之间的交流落差、情感关系,是每个置身现代社会、渴望跨国恋的情侣们都要慎重思考的问题。(文 中国国家一级导演、电影《长安·长安》导演张忠 导演助理陈逸然)

(责任编辑:周晶晶 CN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