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聚焦 > 正文

大龄高考生:重新起跑的“少年”(2)

重回高三

2020年1月,大潘在曾经的高中旁边租了房子,开始复习。

最初他心里也没底。高中三年有近50本教材,五个月的复习时间,他怕自己教材还没看完就要上考场了。

住在高中附近能近距离感受学校的氛围。每天早上学生们在操场上出操,大潘都站在窗边看,想象自己是他们的一分子,心潮澎湃。

随着复习推进,大潘发现这种对学校的依恋和不舍似乎帮助了他。辍学后的十多年里,他没有再专门学习过,可他对知识的遗忘速度比同龄人慢,一些课堂上学过的东西他还能回忆起来。

为了最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大潘基本没复习语文,英语也只背了教材上的单词,主要精力花在了数学和文科综合上。数学的提升空间比较大,他开始只有二三十分的水平,他希望通过努力提高到90分。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快递物流很慢。二月买的辅导资料,半个多月后才收到。有些资料质量差,大潘也不敢退了重新买,因为时间来不及了。

不过他后来也因祸得福,疫情导致高考延期。一个月的时间,对复习后期处于快速进步阶段的大潘很重要。他很庆幸,分秒必争,考试前一天晚上还在做题。

2021年夏天,菲菲拿到毕业证后,妈妈给她找了一个复读学校。离家很远,需要住宿,菲菲不愿意去,就自己在家复习,一边看网上的学习资料,一边做题。

冯肖是2020年底开始复习的,他找了一个付费自习室复习。

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晚上十二点或一点从自习室离开,学习时间有18小时。高强度的久坐学习,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2021年1月,他的小腿开始发麻。他一开始没在意,但没过几天,腿疼到没法走路,他只好去了医院。医生说可能是久坐导致的血液循环不畅,回来后他增加了锻炼时间,把学习时间减少到了每天15小时。

冯肖很少给自己放假,放松活动一般是抽一两个小时看看复习资料之外的书。可能是学习太枯燥,他觉得从前不太爱读的书都变得特别有意思。从书中读到的一句“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成了他的座右铭,在复习期间给了他很多勇气。

大龄高考生:重新起跑的“少年”

冯肖复读期间做过的部分试卷。受访者供图

自学的冯肖没经历过模拟考试,对考场环境是陌生的。考场上紧张感上来,平时会做的题也做不出来。最后除了语文差不多完成,其他科目很多题都没做完,总分比六年前第一次高考还低了一分。

冯肖没有就此气馁,他马不停蹄地进入了山东省一所有名的私立复读高中,备战第二年高考。宿舍晚上十点熄灯,他还要窝在被子里再学一个半小时。被子蒙在头上后又闷又热,把手表调到最亮模式当作手电筒,冯肖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夜晚。

和冯肖类似,李永春第一年也是自学复习的。他想去复读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复习。但家人本来就是勉强同意他在26岁的年纪参加高考,没人愿意给他出复读一年的学费。

他必须花一年时间,用行动证明,他是真心想参加高考,也有能力考一个差不多的分数。2020年高考成绩出来,李永春的成绩比本科线低14分。父亲看他的成绩离本科线不远,终于同意他去上复读学校,再考一年。

无论结果如何,都没有遗憾了

大潘2020年的高考成绩是489分,复习六个月取得这样的结果他很满意。他报考了郑州一所民办本科的法学专业。

他从未期待读大学能给生活带来特别大的改变。2024年毕业时他就34岁了,这个年龄,试图拿着文凭直接去找一个对口工作,并不容易。他觉得大学最大的作用不在于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在于对独立思辨能力的培养。有了这个能力,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更容易做成。

进入大学,对于同学们普遍比自己小十几岁的事情,大潘渐渐看开了,他很好地融入了大学生活。同学们最初知道他的年龄时很惊讶,不过时间久了就习惯了,他们尊敬地喊他“大哥”,平时聚餐出游也会叫上他。在校园里,他觉得自己和同学们没什么不同。只有一点,同学们都玩游戏,但他对游戏不感兴趣,也看不懂。

大潘的孩子今年十岁,他计划在孩子高考那年,陪孩子一起备考,再考一次。他不会再填志愿报学校了,但会尽量好好学,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

2021年高考,李永春的成绩超过一本线16分。

查到成绩,他截图发给在外地打工的父亲。极少给他打电话的父亲马上一通电话打过来,言语里难得地带了点开心。

李永春报考了合肥师范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他以后想当一名初中数学老师。

和父亲的关系也在缓和,过去李永春遇到问题去找父亲,两个人总会吵起来,渐渐地他遇到事情也不再找父亲。现在父亲会主动打电话来,问他学校里的情况,钱够不够花。

大龄高考生:重新起跑的“少年”

2022年4月,李永春在大学宿舍里学习。受访者供图

冯肖今年的高考成绩还没出来,他也没估分。从考场出来那一刻,他感到释然,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无论结果如何,他都没有遗憾了。

准备高考这两年,之前工作的积蓄花完,还欠了朋友近两万元。他打算暑假去原来工作的医院兼职,把大学学费留出来,剩下的还给朋友。

第一次读大学时,冯肖自言虚度了很多时间。这次重来,如果能考上的话,他希望能把大学的图书馆翻一遍,好好提升专业能力。同时还想找个合适的兼职,赚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

菲菲也在等待高考成绩。她有点忐忑,今年高考的题对她来说很难,她不确定能否考上想去的医科大学。

之前她觉得妈妈让她大学毕业后再重新高考耽误时间。现在她又有点庆幸,“好像有个文凭也不错”。如果成绩不理想,她可能会去考研究生,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新京报记者陈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