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聚焦 > 正文

回顾中国66年航天探索,航天精神一脉相承

2022年4月24日是第七个“中国航天日”。

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作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0颗航天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今年4月16日成功着陆,自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以来,我国已有共20人次航天员成功完成天地往返。

历经66年,经过几代航天人接续奋斗,中国航天事业沉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并以其为引领,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大幅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

我国探空火箭技术第一步,“8公里也了不起”

1958年的热词之一就是“卫星”。当“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发出后,各项工作加快开展。同年7月,中国科学院初步提出了我国卫星规划和“三步走”思路,并向聂荣臻报告: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小卫星,第三步发射大卫星。

此时的任务分工是:火箭以国防部五院为主,探空头和卫星及观测工作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相互配合。要求苦战三年,实现我国第一颗卫星上天。

1959年1月,中国的航天研究探索的重点转到探空火箭上。因缩短战线,突出了重点,次年2月,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T-7M”试验型液体探空火箭,在上海市发射成功,飞行高度8公里,迈出了我国探空火箭技术的第一步。

当时,毛泽东询问了相关发射情况后,意味深长地说:“8公里也了不起。”并鼓励大家:“应该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上去。”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太空传来《东方红》旋律,树立了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一座里程碑。

此后,我国有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于攀登”的航天传统精神。1999年,又提出“两弹一星”精神,其内涵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两种精神一脉相承,呼应时代背景,也强调探索浩瀚宇宙,一往无前的坚定信念。

在航天事业初创阶段,钱学森、任新民、王希季、杨嘉墀等一大批学有所成的科学家,放弃国外优渥条件,义无反顾回国,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孙家栋等众多科技工作者以国为重,听从国家安排、不计个人得失,汇聚到航天战线,为重大任务奉献终生。

1977年,首提“一箭多星”设想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任务取得成功,意味着中国从此进入了空间时代。这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程中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东方红一号”升空后,发射一种专门用于空间物理探测的科学实验卫星被提上日程。这颗卫星除了要进行空间科学探测外,还要兼顾航天新技术试验任务。

1971年3月3日,我国第一颗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实践一号发射成功。该星进入太空后,顺利进行了空间科学探测,并获取了相关数据,为研制第一颗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实践二号奠定了基础。

1977年,“一箭多星”设想提出。1981年9月,实践二号卫星通过“一箭三星”的方式发射成功。此后,航天人开始向更高的目标进军,即研究返回式遥感卫星及其大型运载火箭。

航天器全部或其中一部分,在空间完成了预定任务后,需要再返回地球的,称为返回式航天器。根据有效载荷和任务、目的不同,返回式卫星可以分成许多类,但都需要解决卫星返回技术。

实际上,我国自1966年初就开始了返回式卫星的方案论证工作。最早的返回式卫星通过在星上安装相机,在轨道上分别对国内预定地区和星空进行摄影,从而获取一些地面和空间信息,因此被称为返回式遥感卫星。

在历经过一次发射失败后,1975年11月,我国发射返回式卫星获得成功。卫星在空间工作正常,运行三天后,按预定计划成功返回地球。由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此后,我国的气象卫星、通信卫星也开始步入研制阶段。从1956年到1978年,我国航天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壮大。尤其是1975年至1978年,我国连续3次成功试验返回式卫星,成功发射3颗重型卫星,标志着空间技术发展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神五”载人升空,实现中华民族飞天夙愿

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航天事业也发生了新变化——开始集中力量发展急用、实用卫星。

1984年4月,东方红二号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卫星通信工程告捷。1986年2月,东方红二号实用通信卫星成功发射并顺利定点。由此,我国空间事业从试验走向了应用阶段,空间技术开始更好地造福国家、服务人民。

值得注意的是,东方红二号实用通信卫星成功定点后不久,1986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航天工业部《关于加速发展航天技术的报告》,确定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前期航天技术的目标任务是“新三星一箭一论证”。

其中,“新三星”指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资源一号资源卫星、风云二号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一箭”指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一论证”即开展载人航天关键技术的预先研究。

1987年起,国防科工委组织专家组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证,得出结论:第一,中国人一定要上天,而且要快,否则跟不上世界发展形势;第二,中国载人航天要用飞船,而不是航天飞机;第三,要想搞飞船,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1999年11月至2002年12月,我国先后成功发射4艘“神舟”号飞船,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顺利将杨利伟送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夙愿,树立了中国航天事业的第二座里程碑。

这些是我国继“两弹一星”之后,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而这些成绩也是靠自力更生起步并在自主创新发展中取得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正式提出,这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反映了我国在1986年着手开展载人航天关键技术的预先研究和1992年正式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之后,航天工作者在投身航天事业建设中铸就的一笔精神财富。

让五星红旗在月球、火星表面展开

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兴起了探月潮。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进步,我国航天人也将目光投向月球和深空。

2000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表,提出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2002年10月,中央明确要求抓紧月球探测工程的论证工作。2004年初,绕月探测“嫦娥工程”正式批准立项。

此后,我国探月工程规划为“绕、落、回”三期。“绕”指计划在2004年至2007年,研制和发射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实施绕月探测;“落”指计划在2013年前后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回”指计划在2020年前进行首次月球样品自动取样返回探测。

2007年11月,嫦娥一号完成绕月探测;2010年10月,嫦娥二号发射成功,这也是我国成功研制的第一个行星际探测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造访拉格朗日点、第四个开展小行星探测的国家。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降落在月球虹湾地区,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的国家;2019年1月,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率先在月球背面刻上中国足迹,还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2020年,嫦娥五号携带月壤返回地球,收获宝贵样品。

至此,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期顺利完成。2019年嫦娥四号任务完成后,探月精神被首次提出,2020年嫦娥五号任务完成后,探月精神被再次确认,其主要内涵是“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

历经16年的探索,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开创了世界探月史的奇迹。在2020年4月24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

去年6月,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秘,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等影像图,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继月球之后,五星红旗在火星表面展开。

北斗卫星导航,把时空信息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蹚出了一条独特的探索道路。

回顾“北斗”诞生之路,1983年,以陈芳允院土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利用2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来测定地面和空中目标的设想,这一方案能以最小星座、最少投入、最短周期实现导航卫星的“从无到有”。

1994年,中国的卫星导航工程获批立项,并以“北斗星”命名,这就是“北斗号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孙家栋被任命为工程总设计师。

1994年2月,一份名为《关于印发〈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工程立项报告〉的通知》的文件印发。自此,中国开始了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建设。

2000年10月、12月,北斗一号01星、02星相继发射成功并实现在轨稳定运行,构成了北斗导航试验系统。2003年底,我国北斗导航试验系统正式运行,开始面向中国及周边提供有源服务。中国由此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导航卫星的国家。

2009年,我国开始建设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解决了制约高质量、高水平导航系统建设的核心技术问题,破解了我国全球布站难的困局,实现了部组件和核心元器件100%国产化自主可控目标,确保了我国自主导航定位系统的先进性和安全性。

2020年7月,以“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为主要内涵的新时代北斗精神被提出,反映了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启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后,历经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北斗团队在推动北斗导航系统实现从无到有、从有源到无源、从区域到全球的跨越发展过程中的峥嵘奋斗。

探索浩瀚宇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矢志不渝的追求,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搞航天、干事业、既要靠物质的力量,更要靠精神的力量。航天精神是伟大的精神,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说。

文内史实参考自《精神的力量:航天精神引领中华民族探索浩瀚宇宙》。

新京报记者张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