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聚焦 > 新闻 >

李东东:难忘告别“铅与火” ——我经历了从铅排到激光照排的报纸编排变革(3)

1985年5月,《新华社新闻稿》首次采用“华光Ⅱ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排系统”获得成功。继而,采用计算机激光照排在比之大若干倍的报纸上是否可行?如果实现,由书版向报版的过渡将是又一次意义深远的突破。1985年年中,《经济日报》成为“华光Ⅲ型”大报应用试点;1986年年底,在代印的《中国机械报》(周三刊)上告别了铅版;终于到了决胜时刻——《经济日报》主报、特别是新闻版要上计算机排版了。1987年3月初,《经济日报》正式拿出一个版面进行计算机排版,经过两个多月历练,5月22日,4个版面全部改为了计算机排版,也就是说,在白班预拼版先期实现电脑排版的基础上,夜班现拼要闻版实现了电脑排版。

此际,正是我的“红笔”之初,而由于编委会调我到总编室就是为了改造、美化版面,所以我们几位主任、副主任的白夜班轮换中,我上夜班居多。这几个月的夜班编辑工作,因此由之前与铅排车间密切合作变为与新生事物——激光照排车间密切合作。身历计算机组版探索、起步阶段,每晚,我在夜班编辑办公室和照排车间两头跑,一边为新技术所提供的美化版面的能力而鼓舞,放手设计版面,谨慎“看守”电脑拼版,一天天地满怀希望顽强坚持;一边要常常应对时不时发生的各种想也想不到的技术问题,特别是“改后出错”现象,最初阶段简直比铅排时还要累,提心吊胆,累心。有时,眼看着在电脑屏幕上已删掉了几个字,不料它们又在后面什么地方冒出来;有时在标题上出问题,要么是有的字显示不出来,要么是校改后又丢了;有时二校改过的错,三校时又出现了,防不胜防。最惊险的一次,后半夜两点多了,车间主任突然来告诉说早已改定付印的三版找不到了,急得我和编辑、车间主任围着组版员干着急,生怕因而出晚报。于是,我两眼瞄着两头,这头瞄着要闻版最后一遍改样、检校,那头瞄着检校组查找三版的付印样,差点儿就准备整版重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