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新闻 > 聚焦 > 新闻 >

【山中青年】沈杰:用物联网改造传统渔业的“博士渔夫”

【山中青年】沈杰:用物联网改造传统渔业的“博士渔夫”
2020-08-10 15:56:49 央广网

原标题:【山中青年】沈杰:用物联网改造传统渔业的“博士渔夫”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同志到安吉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

“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网特别策划了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山中青年》,今天推出第五篇《沈杰:用物联网改造传统渔业的“博士渔夫”》。

央广网湖州8月8日消息(记者王权陈瑜艳李佳见习记者王海鹏通讯员吴迪方思懿任菲)老话说得好,“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水上作业,不管是摆渡撑船还是渔业养殖、远洋捕捞,历来都被认为是最艰辛、风险最大的行业之一。

1980年出生的博士沈杰,36岁那年,他选择回到家乡,运用自己在物联网领域的研究技术,依托绿水青山发展现代生态渔业,让传统养殖业焕发新生机,让渔民告别那份艰辛与不易。

36岁从零开始,用物联网服务家乡

沈杰是中国科学院博士,国内物联网领域专家。2002年沈杰从浙大毕业后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开始学习、研究物联网技术。因主导完成了全球首部物联网顶层架构国际标准,2019年沈杰获得了国际电工委员会最高荣誉“IEC 1906”奖,成为国际上首位物联网领域获此殊荣的专家。

沈杰的家乡在浙江湖州南浔区菱湖镇,是全国四大淡水鱼养殖基地之一。养鱼是菱湖人祖祖辈辈的传统和生计。

【山中青年】沈杰:用物联网改造传统渔业的“博士渔夫”

沈杰接受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魏炜摄)

与大多数乡里乡亲一样,沈杰的父母也以养鱼为生。养鱼的辛苦,他从小就看在眼里。“6岁那年,有一天早上我一醒来,就听到大人们在哭喊,家里整塘鱼死了,白花花的死鱼一筐筐被捞起,这个场景现在都忘不掉,当时就想着能够改变这个困境就好了……”时隔34年,回忆起岸边亲人悲痛哭喊的场景,沈杰情绪还是略显激动,双眼泛红。科学养鱼致富成为了沈杰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梦想。

2016年,36岁的沈杰辞去了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的职务。他“要回家养鱼”的这个决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亲人们也不理解,母亲沈惜琴更是纳闷,为啥儿子要不顾前途回来跟他们一样吃养鱼的苦?“在这之前我一直很开心,他读了博士,村里人都很羡慕我们。现在他又跑回来养鱼,有些不清楚情况的人,就觉得他沈杰在外面搞不好又回来了,脸上无光。”

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沈杰凑了数百万元资金,带着小团队回到家乡创立了浙江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此一头扎进了鱼塘。

沈杰公司的名字“庆渔堂”取意“庆收于渔,创富于民”。他说,希望用物联网改变千千万万个渔业养殖户命运,把沉睡的农业唤醒,“虽然我们祖祖辈辈都在养鱼,但是真正致富很难。如果物联网在淡水渔业这样的传统、落后且相对小众的行业可以行得通,那么它在其他行业也基本可以实现。万物互联,就不再只是个梦想。”

【山中青年】沈杰:用物联网改造传统渔业的“博士渔夫”

工人在“数字生态渔仓”鱼塘放置养殖设备(央广网记者魏炜摄)

物联网养鱼,APP一键监控保增收

沈杰说:“物联网对于我来说已经不是职业,而是融于血液。因此,如何让它落地,培育、孵化新的行业模式,推动产业发展,为社会大众服务是我的使命。”

物联网与产业融合,听起来很美,做起来很难。上天也并没有因为沈杰顶着博士的光环而对他网开一面,每个创业者初期遇到的困难他都遇到了,管理、研发、销售、现金流、贷款……,最难的还是渔民们的不理解。

【山中青年】沈杰:用物联网改造传统渔业的“博士渔夫”

工人在“数字生态渔仓”鱼塘给鱼喂食(央广网记者魏炜摄)

关键词: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