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9日电 题:“抢”绘设计图人性化细节多——重启的北京小汤山医院“揭秘”
新华社记者 李嘉瑞
3月16日,曾在2003年非典时期发挥重要作用的北京小汤山医院启用,主要用于境外来(返)京人员中需筛查人员、疑似病例及轻型、普通型确诊患者治疗。
在海外输入风险增加的背景下,历时50多天修缮的“2020版”小汤山医院备受关注。这座医院新增了哪些功能?是如何改造设计的?有哪些人性化细节?近日,新华社记者专访了承担小汤山医院改造设计任务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院”)设计团队。
与疫情赛跑:3天“抢”绘出160张首批设计图纸
“1月23日,是腊月二十九,我们接到小汤山医院修缮改造设计任务,公司党委立即召开动员会,抽调具有丰富医疗建筑设计经验的设计师组成工作团队,全力投入到改造设计中。”北京建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全胜说。
此次改造,主要针对小汤山医院的“B区”和“新建病区”。
——“B区”改造是将原有的一座5层康复中心重新设计、改建成传染病病房,提供约160张床位,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
——“新建病区”是指新建一座3层集装箱式建筑,提供千余张床位,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与此同时,还建设了包括食堂、换热站、污水处理站、洗消间等附属设施。
——原有C、D、E三栋建筑也进行了改建,作为医护人员、保洁、保安、行政等工作人员的休息、办公用房,可满足所有工作人员的住宿等生活需求,共1.6万平方米。
疫情紧急,改造任务也十分紧急!作为这次改造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北京建院医疗建筑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南在国说,从1月23日接到任务开始,设计方和建筑方同时进场、同时开工。“这在以往的建筑设计中,是绝无仅有的。”
按照以往医疗建筑的工期,要经过设计、出图、专家外审等环节,获批后才可以进入施工阶段,整个设计阶段耗时至少4个月。此次由于疫情紧急只能边设计、边施工,政府部门、外审专家都直接来到施工现场,现场提问,现场修改。
从腊月二十九到正月初三,北京建院的建筑师们与疫情赛跑,仅用3天时间,“抢”绘出160余张首批设计图纸。
改建5层康复中心新设两部患者专用梯
腊月二十九进场设计、施工,很多建材厂商都已进入春节假期,能够找到的货源很有限。
“最大的特点就是‘急’,各方面尽最大努力满足医院的设计要求。”B区改造负责人周丹说,让她印象深刻的一个考验就是新增的室外患者专用梯。
按照传染病诊疗的要求,B区的5层建筑需要增设患者专用电梯。根据建筑现有情况,周丹和同事决定在东西两侧各加装一部室外电梯。
“电梯行业的特点是不留库存,临时采购货源变得很困难。”周丹说。
最终,建筑单位买来的是两部品牌不同、尺寸不同的电梯,周丹和同事们分别设计了两个电梯安装方案。
正月初二,北京建院的设计师们拿出了B区改造的最终施工图,并向施工总包单位全面交底,保证及时开工。
病房南侧的阳台,最初的设计思路是打算做成封闭式。但后来考虑到患者不会外出,就保留了原有的开放式阳台,也有利于患者恢复身体。为让患者感受到温暖,设计中还增加了色彩。“通道、卫生间使用了彩色。”周丹说。
对于B区来说,由于此前是疗养性质的客房,已有“三区两线”的设计,即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和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经过重新改造后,楼内北侧通道作为清洁通道,南侧作为污染通道。除了新设的两部患者专用梯外,原有的两部电梯和三部楼梯作为医护人员专用梯,通过竖向交通分区,在设计中充分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健康。
新建3层集装箱建筑提供千余张床位
新建病区负责人张圆介绍,正月初四确定要建设3层集装箱建筑作为“新建病区”,提供千余张床位。
对于传染病医院设计来讲,除了流线组织、功能分区外,新风、排风的设计及污水的控制尤为重要,要结合集装箱模块的优缺点,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减少感染隐患。
配套建筑负责人王佳说:“由于时间紧,‘新建病区’建设使用的4000个集装箱,也就是俗称的‘盒子房’,很难由同一个厂家提供。最终,一共有10个厂家参与供货,每个厂家生产标准略有不同,设计上因地制宜,定制不同的方案。”
据介绍,这次小汤山医院的改造设计注重人性化。考虑到医护人员穿着沉重的防护服,污染区设计方案增设了医护人员休息区,医护人员不出污染区就能有地方休息。
王佳介绍,“新建病区”的病房设计考虑了通风和采光需求,每一间病房都可开窗自然通风,给了患者更有利的恢复条件。病房设置为2人一间,入口处去掉了门槛,改成坡道。卫生间内,单独安装了扶手。
据了解,17年前的非典疫情防控中,北京建院就承担了北京市的此类设计工作,积累了大量设计经验。这次小汤山医院改造设计时间紧,数量大,类型多,要求高,在保质保量完成应急防疫工程的前提下,设计理念和定位上兼顾未来多用途使用的可能性。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建院医疗建筑研究中心还承担了地坛医院、佑安医院、天坛医院等6家医院10个防疫应急工程项目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