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瞭望丨北京抗疫进行时
2月27日,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街道花园社区车辇店胡同口的疫情防控值班点,志愿者在为进入胡同的居民测量体温鞠焕宗摄/本刊
◇疫情来袭,北京一方面派出多支医疗队驰援湖北,一方面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将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从一开始,北京就聚焦两大阵地——以交通场站为目标,加强源头筛查,严防死守、严管严控,打响疫情防控关口战;以社区(村)为基本单元,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织密“防扩散”保护网,打响疫情防控街巷战
◇作为一座国际性大都市,北京仍然面临一系列重大考验:还有大量离京人员没有返京,海外疫情存在输入风险……
同时间赛跑,与病魔抗争,燕山脚下这片1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场北京疫情防控战持续打响……
一个多月来,北京全社会动员,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细化措施,众志成城,坚决守护好市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严防疫情扩散蔓延,确保首都安全稳定。
攻坚战:医疗救治是重中之重
2月14日上午,来自武汉的9个月大的新冠肺炎感染患儿奇奇(化名)从北京地坛医院康复出院,与她一同出院的还有她的妈妈和姐姐。
“我们受到医护人员非常好的照顾和治疗,感觉自己非常幸运。”奇奇妈妈说,“等奇奇长大了,一定带她再来北京。”
这只是一个多月来北京疫情防控战众多动人场景中的一幕。
自1月20日大兴区宣布确诊两例新冠肺炎病例后,北京旋即进入“战时状态”。北京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7个小组,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应对机制。
1月24日,北京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市区两级成立防治专家组,指定北京地坛医院、北京佑安医院等3所市级医疗救治定点医院。同时,将发热门诊由89家增至101家,覆盖各区。
1月底,曾在17年前抗击非典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小汤山医院启动修缮工程,以视疫情变化启用作为补充。
始终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首位。疫情来袭,医疗资源丰富的北京一面派出多支医疗队驰援湖北,一面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将重症病例集中到综合力量强的定点医疗机构救治。
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医疗救治过程中,北京始终坚持中西医结合,不断完善诊疗方案。
北京地坛医院收治了北京市第一例确诊病例,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王宪波说,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后,中医药人员第一时间介入参与治疗。“最早出院的两例患者也都是采用中药治疗和对症治疗,目前收治的患者中90%以上都已应用中药治疗。”
北京佑安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中西医结合传染病研究所副所长李秀惠说,佑安医院收治的第一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住院治疗12天后痊愈出院。
北京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截至2月22日,北京市新冠肺炎患者中医药治疗率总体为87%。在中医药治疗患者中,使用中药汤药的比例82%,中医药治疗总有效率为92%。
为提高收治率,北京不断完善疫情防控体系。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截至2月16日,北京16个区设置38个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可同时对2014例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隔离。截至2月15日24时,北京市累计确定密切接触者1849例,转为确诊病例有131人,转化率为7.1%。
发热门诊是疫情防控的“探头”。2月22日0时起,北京调整优化全市医院发热门诊,保留76家医院发热门诊,其中74家能提供全天24小时服务,对就诊发热患者全面筛查,分类处置。
北京市目前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7个。疫情发生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医务人员以及乡村医生的全员培训,同时开展社会层面的防控知识培训,构筑城市防疫的第一道防线。
开通了“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在线医生咨询平台”,千余名北京医生排班,7×24小时提供咨询服务;到药店购买治疗发热、咳嗽类药品要实名登记,从中寻找发热人员……
一系列有力举措聚焦收治、救治,为打赢北京保卫战奠定坚实基础。
阵地战:外防输入内防扩散
“除夕至今,从街道到社区,全员无休。”回望过去一个多月,卢沟桥街道工委书记高文娟最大的感受就是各项防控措施愈发严格。
大疫就是大考。这次抗击疫情,恰逢疫情传播与春节春运重合,作为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春节后数以百万计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返京的人员,考验着这座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从一开始,北京就聚焦两大“阵地”——以交通场站为目标,加强源头筛查,严防死守、严管严控,打响疫情防控关口战;以社区(村)为基本单元,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织密“防扩散”保护网,打响疫情防控街巷战。
北京市高度重视返京大人流对疫情防控带来的挑战,科学制定应对春节后大人流返京预案。北京市主要负责人专门到机场、高速公路检查站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强调坚持关口前移,守住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线。
2月10日,北京开始复工复产,当天近60万旅客通过铁路返京,首都机场有14万人乘机返京。
“我们采取进京旅客信息登记、车上车下抗疫广播、列车隔座号售票、增加隔离区、所有人员测温进站、强化列车消毒等一系列措施,阻击疫情传播。”北京铁路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市内交通同样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北京轨道交通要求,安检点候检乘客超过50人时要采取站外分批进站。公交车由专人负责消毒,司机体温检测合格后才允许上岗,“如果有乘客没戴口罩,我们会提醒他,如果执意不戴,只能劝阻他不要乘车。”公交9路车司机姜旺林说。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关键防线。从加强网格化管理、开展地毯式排查,到建立社区防控工作信息每日报告制度、建立工作督导机制,再到区领导包街道乡镇、街道乡镇班子成员包社区(村)……北京市社区基层防控“安全网”越织越密。
卢沟桥街道有常住人口22万,流动人口7.3万。“约有50%流动人口已返京。”高文娟说,为充实一线防控力量,丰台区下沉干部150人,街道下沉干部150人,加上社区工作人员一共1100多人参与156个小区的疫情摸排、封闭管理、消杀防疫等工作。“要想守住这座城,我们就得守好小区门,看好社区里的每个人!”
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目前,北京市已选派7万余名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下沉社区(村),实现全市7120个社区村全覆盖,组织14万余名在职党员回社区(村)报到,织严织密社区这道防线。
伴随疫情发展,北京保卫战的“阵地战”逐步升级。
2月9日,北京市出台对居住小区(村)封闭式管理、核实登记小区(村)来往人员和车辆等10条举措,进一步加强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
2月23日,当当网某员工复工9天后确诊新冠肺炎的细节被披露:流调人员对其工作场所接触过的人员逐一进行排查,最后共划定66名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医学隔离,200多名一般接触者进行居家医学隔离。
这一案例,为全市疫情防控敲响了警钟。作为服务业占比超八成的特大型城市,北京商务楼宇和写字楼密集,防控任务艰巨。
鼓励弹性工作制、严格落实居家或集中观察14天、每日监测体温、降低办公密度、分散就餐……北京市迅速明确商务楼宇防控要求,针对不同行业出台48个防控指引文件,实行“一楼一企一策”,加强楼宇精准防控和管理,引导科学防疫、有序复工。
协同战:多方响应齐心协力
这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人民战争——从企业到科研机构,从学校到普通民众,人们纷纷行动起来,协同作战。
2月17日,环保企业碧水源接到紧急任务,要求为正在抢建的武汉军山方舱医院提供智能一体化污水净化系统,保障医疗污水安全处理。当日两辆货车运载着日处理量500吨的污水净化装备抵达武汉。18日凌晨装备安装到位,并完成现场调试。
碧水源,只是众多北京企业驰援武汉抗疫的一个缩影。面对重大疫情,许多京企迅速行动起来:京东物流自1月21日起为湖北当地药企提供紧急药品运输,捐赠口罩、药品和医疗物资;百度上线疫情地图,平均每天超10亿人次通过百度搜索了解疫情……
北京市委市政府多管齐下,在企业层面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针对防疫物资供需矛盾较大,北京积极采取措施,保障重点防疫物资供应。目前北京所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均实现复工复产。为助力中小企业克服疫情影响复工生产,北京出台16条措施,通过停征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等方式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
目前,北京市国资委系统43家市管企业集团总部已全部复工,二级及重要子企业1089户复工复产接近100%。北京市商业服务业中,连锁超市、大型商场、批发市场、商超物流等开工率均在90%以上。
“您好,请先测量一下体温,36.5℃,没问题。”近日,由泛米科技联合中科院等单位共同研发的红外热成像测温设备率先在中关村创业大街“服役”,行人经过,一秒完成测温,如体温异常,系统会发出报警……
高科技力量,成为疫情阻击战中最强有力的武器。红外温度计、冠状病毒诊断试剂盒、采血机器人、新冠病毒疫苗……从清华、北大等高校,到一大批研发型企业,有的正在抓紧进行基础研究,有的研发和生产的产品已投入到疫情防控和救治中。
在北京大学地学楼103教室,数学科学学院教师赵玉凤正在黑板上书写数学公式,教室里没有一个学生——“一个人的课堂”,是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多所北京高校“线上开学”的场景。
延期开学的北京百万中小学生,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了线上学习生活。
在这个不同寻常的新学期里、一间间暖心的云课堂内,师生们体验着全新的互联网教学方式,授课听讲、课堂讨论、发言互动,一切温暖而有序。
北京出现疫情后,北京环卫集团固废物流有限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抗击疫情突击队”,截至2月25日,共清运疫情医疗垃圾90.91吨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
“特殊时期,工作一定要更细致。”收集医疗废弃物的清运班班长王广说,紧张的工作节奏已持续一个多月,最近医废的数量下降了,希望疫情尽快结束,日子恢复正常。
王广,只是参加这场人民战争的普通一员——从医疗废弃物清运员到超市收银员,从街道干部到公交司机、快递员,正是一位位普通群众的共同努力,构筑起北京疫情防控必胜的基石。
放眼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
聚焦北京,作为一座国际性大都市,仍然面临一系列重大考验:还有大量离京人员没有返京,海外疫情存在输入风险……2月27日公布的一起涉及11例确诊病例的外省输入性单位聚集性疫情,让防控警钟再次敲响。
设立严格进京管理协调机制、京津冀疫情联防联控联动工作机制,铁路、民航、交通运输等部门强化远端管控,引导人员有序进京,坚决防止高风险人群进京……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明确了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落细防控措施。
不获全胜,绝不轻言成功。抗击疫情,北京疫情防控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