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古代书院一直是我们衡阳的精神地标。”衡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谭崇恩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衡阳历来崇文重教,现代学校也越来越重视文脉之源,石鼓书院已经成为几所大学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衡阳市一中把船山书院作为办学起源,岳云中学把紫云书院作为校史的一部分。
传统书院是中国优秀文化传承至今的一把钥匙,它的教育意义比象征意义更重要。除了提供传统文化展示的场所之外,书院在创建文明城市、传承道德修养中的作用同样功不可没。据谭崇恩介绍,衡阳市在深厚的书院文化底蕴之上,延伸开设了“石鼓书院大讲堂”,通过线下讲座、电视录播和网络点播等形式,向市民传播先进理念,普及科学文化。“书院自古就是思想汇集之地,所以我们会定期邀请各界专家,用现代化的方式让石鼓书院重开‘山门’,把传统书院的会讲制度变成现代公共的讲座平台。”
过去,书院的勃兴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使衡州地区成为湖湘文化兴盛之地。如今,书院的复兴贯通了文化的传承,让历史的积淀成为了衡阳文化自信的名片。
古老的书院记忆,正在潜移默化地催生着这座城市走向新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