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聚焦 >

“布隆迪情结”——2018中国援布“光明行”活动纪实(二)

2018-06-20 11:23:39   非洲华侨周报    参与评论()人

问起他们眼中的布隆迪,大多数援外医生都会首先赞叹这里的水果,硕大的芒果、香甜的木瓜、沁人心脾的菠萝……参加此次“光明行”活动的云亚歌大夫便是其中之一。云大夫第一次来布隆迪是在2004年,当时他是援布医疗队队员,驻扎在首都布琼布拉。讲起这十几年布隆迪的变化,他自信地说:“路上有了红绿灯,孩子们穿上了鞋。”

这样的变化在今天的中国可以说是不值一提,但在布隆迪这个非洲小国,一切都在慢慢地改变。中国医疗队34年的坚持,让布隆迪民众有病可医。此次“光明行”活动在首都大王子医院举行。为了赶上免费手术,有的病人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再乘坐两个小时的小型公交车来到布琼布拉。按照当地的情况来看,一台白内障手术需要20000元人民币。这对大多数布隆迪民众而言,可以说是“天价”。此次“光明行”项目专家组将为200多名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手术。

从手术室等候区走出来的一家人,妈妈和两个女儿

从手术室等候区走出来的一家人,妈妈和两个女儿

在跟援布医疗队队员接触的一周多时间里,他们最爱讨论的话题还是布隆迪人民。这里的人们有非洲大地一样的热情,但又相对比较内敛。在去基特加和穆邦达驻地的路上,“光明行”项目专家组见到了很多小孩子。他们一开始都会远远地看着,如果看到有人拍照,会掉头就跑,但之后又会折返回来,跑到医疗队的车跟前,好奇地看着一群黄皮肤的人。在首都大王子医院为白内障患者手术期间,许多当地人看到中国医生都会主动打招呼,微笑致意。遇到会讲英语或法语的人,还可以聊上几句。

这种热情让第一次来布隆迪的“光明行”项目专家感到欣喜。年仅37岁的王耿大夫来自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他话不多,总是安静地坐在车窗边。但一谈到布隆迪的人或事,他的脸上就会露出淡淡的笑。相比之下,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光明行”项目专家组的张铭志教授则对布隆迪人的“遵守秩序”惊叹不已。每天都要做手术的她,一开始因为当地医护人员坚持要按照编号领病患进手术室而差点乱了节奏。但经过两三天的接触后,张教授喜欢上了和帮忙的当地护士聊天。“光明行”项目专家组也相应地调整了病患编号习惯,和当地医护人员配合越来越顺畅,大大提高了手术效率。

这名患者术后检查情况良好,双手合十向中国医生致谢

这名患者术后检查情况良好,双手合十向中国医生致谢

截至目前,“光明行”项目专家组已在首都大王子医院工作了整整一周,为166名白内障患者带来了光明。与此同时,专家们在同当地医护人员合作的过程中更多地了解了当地的医疗卫生条件。

布隆迪专科医生非常匮乏,全国只有7名眼科护士,其中一位还是在大王子医院工作的中国医生陈延君。陈大夫先后参与4批援布医疗队,在布隆迪工作近8年。她性子沉稳,脸上始终堆着笑容,对待病人十分友好。

“光明行”专家惠瑜(左二)、云亚歌(中)和援布医疗队员程青存(左一)、陈延君(右二)、张道远(右一)共同为白内障患者揭纱

“光明行”专家惠瑜(左二)、云亚歌(中)和援布医疗队员程青存(左一)、陈延君(右二)、张道远(右一)共同为白内障患者揭纱

关键词:非洲华侨周报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