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终结时间会因为哪些因素而改变 霍金辐射理论新解!宇宙的终结曾被认为是遥不可及的“终极命运”。然而,荷兰一组科学家近日发表的研究让这一切显得不再那么遥远。根据《宇宙学与天体粒子物理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宇宙的最终消亡可能在10的78次方年内发生。这一数字虽然仍然难以想象,但相比此前普遍认为的10的1100次方年的热寂时间,新计算结果相当于将宇宙“寿命”提前了无数倍。
这项推论基于对霍金辐射理论的新理解。1975年,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提出黑洞并非完全“黑”,它们会通过量子效应缓慢释放粒子并最终蒸发。新研究进一步指出,这种辐射不仅限于黑洞,中子星、白矮星甚至像月球或人体这样的天体或物体也可能以类似机制逐渐“蒸发”。
关键在于密度而非单纯的引力。研究人员发现,宇宙中的物质无论多么坚固,最终都会因量子效应逐渐消解。白矮星等致密天体预计将在10的78次方年内消失,令人惊讶的是,中子星和恒星级黑洞的“寿命”竟然相差无几。科学家解释称,黑洞没有实体表面,因此会重新吸收部分辐射,反而使其衰减速度减缓。
虽然一具人类身体完全蒸发需要10的90次方年,我们不太可能亲眼见证这些过程,但这项研究对我们对时间、熵与宇宙命运的理解提出了重大挑战。更深层次的哲学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果宇宙终结的时间比我们预想中更早,那我们关于宇宙结构、命运乃至起源的理论是否也需重新思考?
尽管这一切距离现实生活依然遥远无比,宇宙终结的钟声即使真的响起,也是在数万亿年之后。正如研究者所言,宇宙的终结并非轰然倒塌的剧烈一刻,而是遵循自然法则的无声消逝。
今晚,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将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迎战澳大利亚队。在客场输给沙特后,对小组积分暂时垫底的国足来说,每一场比赛都至关重要。尽管进军世界杯的道路漫长,球迷们依旧热情高涨,这场比赛门票供不应求
2025-03-25 12:00:32国足会迎来触底反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