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发出最新提示,5月16日午后到前半夜华北地区将有雷雨来袭,可能伴有冰雹和大风。截至当天14时,多地已发布冰雹预警信号。北京市气象台于16日9时15分发布了雷电橙色预警、大风黄色预警及冰雹黄色预警,预计从15时至23时,北京自西向东会有强对流天气,山区分散对流将在傍晚前后影响城区,可能出现8至10级雷暴大风和分散冰雹。
感觉天气一热,冰雹就蠢蠢欲动?冰雹通常在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大小从小如绿豆、黄豆到大似栗子、鸡蛋不等,特大的冰雹甚至比柚子还大。白天较高的气温为冰雹提供了上升气流,而高空冷空气与湿热气流的碰撞则构建了冰雹形成的环境。具体来说,在积雨云中,湿润空气被强劲上升气流携带至高空,水汽逐渐冷却凝结成小冰晶或小水滴,即冰雹的“雹胚”。这些雹胚在复杂气流中不断运动、旋转,经过零下10℃至零下30℃的温度区时,过冷水滴冻结在其表面,使冰雹不断增大。当冰雹重量超过上升气流的承托能力时,便开始下落。若地面温度较低,冰雹来不及完全融化,就会以固态形式降落到地面。
就全国平均而言,冰雹主要出现在5至9月,其中6月是冰雹盛行月。不同地区的冰雹表现存在很大差异。例如,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及青藏高原地区,冰雹常出现在5至9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冰雹喜2至4月,尤其是3月;华南、西南地区则在2至5月较为常见。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娜表示,北京地区一般在5月、6月容易出现冰雹天气,是冰雹的高发期。
比鸡蛋还大的冰雹是怎么形成的?冰雹在积雨云中经历“滚元宵”式增长。冰晶或冻滴作为雹胚,被上升气流反复托举和降落,每经历一次循环,雹胚通过吸附过冷水滴或冰晶,外层冻结成透明与不透明交替的冰层,最终形成多层结构的冰雹。常见的冰雹形状有球形、椭球形、锥形、扁圆形和不规则形,甚至还有表面带刺的冰雹。这些奇特的形状源于冰雹在积雨云中复杂的生长环境,气流作用力不均以及冰雹在运动过程中与不同方向的过冷水滴、冰晶反复碰撞导致其表面冰层生长速度不一。
很多车主关心冰雹砸车能否赔偿。多家保险公司回复称,车辆遭遇冰雹后,如果此前投保了车辆损失险,可以申请赔偿。自从2020年车险综合改革后,冰雹灾害已被明确纳入车损险保障范围。只要投保了车损险,车顶天窗、挡风玻璃被冰雹砸破也能得到赔偿。仅投保交强险的车辆无法获得理赔。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建议,车主在冰雹停歇后立即用手机拍摄全景视频,详细记录车顶凹痕、玻璃裂纹,并拍摄路面的冰雹堆积厚度,然后再报案。
目前对流正在发展,请大家密切关注短时临近预警,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2025年2月19日,自上次北京南郊观象台出现降水(2024年11月25日)后,第85天0降水打卡。...
2025-02-20 09:44:54北京0降水持续85天“北京的秋”享誉全国,但秋天却是年年可见。北京的雪不同,虽然也是年年有,但想见一面靠运气。
2024-11-27 10:29:08北京为啥下场雪这么难今天中午,由大陆7所高校组成的40人访问团结束了在台湾的交流参访,搭乘飞机返回北京。此次为期9天8夜的行程落下帷幕,不少台湾同胞来到机场送别,场面温馨
2024-12-06 08:52:34马龙说我们北京再相聚